標籤貼不牢,界線綁不住― 90年代以降的台灣女性劇場創作者們(三)

文字: 鄒欣寧
網站: 欣寧的文字收納室

進入九○年代後,幾位異軍突起的女性創作者,都甫自外國取經返台、正待大顯身手–魏瑛娟、傅裕惠、陸愛玲,這三位至今活躍的劇場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女導演」。

魏瑛娟是台灣劇場論述公推的性別旗手。假設台灣存在「女性主義 劇場」,她的作品必然會選列為經典(這裡說假設,理由容後再敘)。一九八九年,她在台大就學期間執導的《男賓止步》、《風要吹的方向吹》、《他們在照團體 照》等演出,便以犀利的性別觀點和嶄新的敘事美學擄獲眾人眼光,待從紐約攻讀劇場返台後成立「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推出《甜蜜生活》、《我們之間心 心相印》、《666著魔》、《自己的房間》等,光從劇名就可感受到女性主義汩汩搏動的血液流淌其中。以非語言、非線性敘事、時而甜美(鮮豔假髮和繽紛娃娃 裝)時而殘酷(充滿SM性虐文化的鉚釘皮衣)的裝扮,打造出風格強烈、辨識度高的魏氏劇場,也是九○年代令人印象深刻的台灣劇場風景。

傅裕惠和陸愛玲各在美、法修習劇場,回台後應鴻鴻邀請在「密獵者劇團」發表創作。對女性主義劇場懷抱濃厚興趣,也重視溝通效果的傅裕惠,並未走向非線性的 劇場敘事風格,而是採取折衷立場,以線性、寫實的劇場語言詮釋性別議題,然而性別議題如《自虐沒關係,煮糖醋黃魚》、《心理醫生愛上我》、《羅莉控公路》 等,也僅占她過往執導作品的小部分。近幾年傅裕惠執導歌仔戲,反而有更多著墨性別的空間,如《馴夫記》、《可愛青春》、《飛蛾洞》等。傅裕惠表示,歌仔戲 無論文本或表演環境,價值觀仍較保守,反而可以從中探討兩性情愛、家庭觀念或性別流動等議題,而胡撇仔戲、反串等表演形式,甚且讓天馬行空的故事內容投射 流動不居的性別觀。

陸愛玲初回國就以執導貝克特《等待果陀》和《無言劇一二及插曲》引起矚目。她的早期代表作是自編自導的《行走的人-走向內在天堂》,近期則是任教台北藝術 大學戲劇系期間導演的學期製作《費德爾》、《吶喊竇娥》即去年底新作《名叫李爾》。身兼評論人的傅裕惠對她的創作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她的《行走的人》幾 乎可和史特林堡的《夢幻劇》相提並論,很厲害。《吶喊竇娥》則是我看過非常好的學校製作。」

此外,創辦方圓劇場,後來轉往台南經營台灣第一個老人劇團「魅登峰劇團」,後成立「歡喜扮喜團」的彭雅玲,以及創辦「踏搖娘劇坊」,導演題材涉及性別議 題、社區劇場、口述劇場的王婉容等女性導演,都選擇從非主流、關懷少數族群的角度,為九○年代台灣劇場的觸角再向外探出,構成了多元多彩的風景。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