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的「藝術銀行」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部log

文化部計畫以七千萬的預算推動「藝術銀行」,引起了視覺藝術界的關注。簡單地說,這個計畫是由政府出面收購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再租給公家機關與民間企業,使作品走進生活,被更多人看見。

借鏡對象:加拿大與澳洲

「藝術銀行」並非文化部的創舉。1972年,加拿大國家藝術委員會(The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率先成立,八年後,澳洲政府開始跟進,而類似的機構亦紛紛出現於英國、挪威、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它的基本精神在於以合理價格將藝術品租給有需要的機關和單位,再以租金收入回饋給藝術創作者。

以加拿大為例,每件藝術品的租賃價格每年120~3600美元,最低租賃合約為每年1000美元,以2年為租期。2年後,作品可以續租,也可換新;在澳洲,租金以年為計算單位,年租金最低550澳元起,單件作品最低以110澳元起算,到期後可更換或續租,租金裡所含的稅金,承租者還可在財政年度內申請退稅。

對承租者而言,不需要花大錢買藝術品,便可裝飾或美化空間,而在公部門的把關下又大幅降低了遇上「假貨」的機率,故誘因不小;另一方面,對藝術創作者而言,透過藝術銀行,作品獲得更多展示的機會,不僅提高了創作的能見度,通路亦被打開,而租金的回饋更有助於整體的創作環境,形成良性循環。

為青年藝術家打開通路

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在立法院備詢,公開宣示:

「藝術銀行,並不牽涉買賣,而是採租賃的方式,目的在於:第一,為了鼓勵年輕的藝術家創作,我們會有專業的評審委員去收購他們的作品,而買來之後,並不是典藏,因為典藏需要恆濕、恆溫的環境,但我們只需要庫房,重點是要讓這些作品流通,譬如美國國務院就推動有大使館青年藝術計畫,他們在全球的大使館、代表處,也就是所有外交空間的牆壁上掛滿青年藝術家的作品。相對於我們這裡,我們希望第一步做到的是,對於這些青年藝術家,有的還在大學裡讀書,有的才剛畢業,當他們的作品被我們選中後,不管是在駐華盛頓代表處或是任何地方,甚至外國旅客要辦理簽證時等候空間的牆上,都能掛滿這些作品,而且它是一個租賃系統;至於我們的第二步就是進入企業,包括 HTC,它在海外有很多總部,這些企業總部以後就不要去買別人的畫或是掛上複製的畫,而能完全展示我們青年藝術家的作品。所以藝術銀行的設立,主旨就在於讓我們青年藝術家的作品被看見。第二,讓青年藝術家的作品能夠進入我們的生活空間、辦公空間、外交空間以及學校空間,以廣為流通。因此,這是藝術界期待滿久的一個措施。」

歸納起來,文化部的藝術銀行:第一,收購年輕藝術家的創作;第二,收購後的作品只租不賣;第三,將作品推向各個空間,例如駐外單位、企業、學校等,促進流通。

對此,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更具體地指出,「青年購藏計畫」與「藝術銀行」皆在購藏青年藝術家作品,但主要差別在於前者屬於「館內」,由美術館購藏青年藝術家作品,並將作品典藏、保存、推廣;「藝術銀行」則是「館外」,走出典型的藝術展覽,配合外交體系推動文化外交,將青年藝術作品掛置在使領館,於公開的生活場域作展示。

因此,對文化部而言,「藝術銀行」不只在為青年的藝術創作謀出路,亦企圖透過其進駐外館,將它的格局拉至「文化外交」的高度。

制度是否周延?

要落實如此立意良善的藝術銀行,「遊戲規則」至關重要。首先,由誰來挑選何人的作品並將其收購於藝術銀行,本身就是一大挑戰。如何避免遴選標準因人設事、前後不一,甚至評審不公或黑箱作業,是它能否建立公信力的關鍵。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想將「青年購藏計畫」的作業程序套用在「藝術銀行」上:第一,公開徵件;第二,使用評審合議制來選擇作品;第三,對於青年藝術家的作品資料建檔與整理,使藝術家的作品日後移轉、租賃、展示能順暢流通。

即使黃館長的構想獲得落實,接下來便要思考「藝術顧問制」。以加拿大為例,藝術顧問是藝術銀行所提供服務的核心,換言之,對於一個靈活的藝術銀行而言,再好的作品不僅僅是租出去就算了,同時要將作品透過適當的空間,呈現出作品最好的效果。

於是,在加拿大,藝術顧問通常親自造訪承租者,了解未來作品置放的空間,例如辦公室走道、會議室或大廳等,並藉由訪談了解承租者的偏好,同時考量展出的空間及預算規模,為承租者找到合適的作品。令人驚訝的是,藝術顧問的組成份子,一共只有三人(顧問、裝置技術人員以及行政助理)。

這便牽涉到更進一步的配套措施:區區三人能掌握加拿大藝術銀行超過一萬八千件的收藏作品,憑藉的就是極為便捷的管理軟體,一方面掌握作品動向,另一方面提供查詢,只要輸入關鍵字,便能查出相關作品的主題與內容,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

由此可知,身為國內藝術銀行推手的文化部,如有遠見的話,應著手建構一個功能完善的現代化資料庫,日後推動起來,方能事半功倍。

不知這些,文化部準備好了沒?

三月正式啟動

1月31日,文化部召開第二階段「文化國是論壇」,首場主題討論「視覺藝術政策前瞻再出發」。對於視覺藝術界關切的「藝術銀行」計劃,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如無意外,3月份就會公布執行辦法,宣告正式啟動。

「如無意外」四字,格外令人玩味。畢竟,在歷經藝文補助預算被大砍、公視董事依然難產等風波,文化部實在無法承諾藝術銀行想怎樣就一定能怎樣。

藝術銀行究竟會如何落實,且拭目以待。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