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兩岸及華人圈劇院對於主辦或合製身分的差異性

文字: 斯建華
網站: 斯建華的BLOG

432. 兩岸及華人圈劇院對於主辦或合製身分的差異性
       一個2013年在大陸、台灣及新加坡的製作演出,各地的劇場都是掛名主辦或合製的身分,正好體會這三地現今館方的觀念態度及行為的差異性,在大陸北京保利裝台進場前一周的協調會議中,館方是各個項目(部門)的經理(領導)全數出席,外加所有前台服務員3、40人的大陣仗,讓我一走進會議室還誤以為自己走錯了,闖入別人的會議,簡報中當然會有疑問的提問及討論,例如我說我有準備保護館方座椅的布條覆蓋,如果館方擔心,可以先行保護,例如每個椅子先套黑色塑膠袋,有些當場討論一時無法有答案,他們會說到時候再看唄,當我裝台時,他們到了一個段落有疑慮就會提出,例如觀眾席欄杆扶手根據大陸法令規定橫向需要3根結構,現在只有2根,是否有可能再加一根?或是根據法令規定,活動座椅需要同排連結,看到我面有難色時,他們就主動說只要買束線帶連結就好,或是館方覺得我們對觀眾動線的標識不夠,就來問我是否他們可以找人在我們自搭觀眾席的通道地面上加貼螢光指示貼紙?
       新加坡是巡迴的最後一站,雖然是2014才會去到新加坡,但早在大陸巡演的期間他們就密切關注,甚至長官及技術、行政等承辦人員還飛到上海來看戲及開會討論,持續郵件不斷關心了解細節希望能提供更好的資源協助,或是協助補齊符合當地法令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會了解當地的法規,所以他們會事先用心的詢問及協助,舉例來說,新加坡問我是否有舞台布景中樓房的結構圖?我說只有設計圖沒有結構圖,他們就說那是否有照片或材料尺寸可以協助他們的結構技師試算?或是我讓他們帶一小段鋼索回去測試,他們測試完就告訴我這個鋼索的安全承載是多少公斤,是符合他們的安全規範,他們是由基層的承辦人員就用心投入,長官相信部屬的專業判斷,大陸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過領導的一句話,可是領導知道關心後是要提供協助而不是干擾,例如在北京知道有可能會有他們「國家級」的領導會來時,當然底下各級領導都會緊張而提高關注的力度,但至少他們都知道什麼是「合辦」或「共同主辦」,例如因為各項安全要求升級後,他們問我有沒有自搭觀眾席的承重報告,我說當然沒有,他們就找能夠出示合法證明的結構技師單位來現場勘查、畫圖及驗算後出證明文件。
       在台灣,第一線的館方基層人員因為累積經驗國際化後,表現其實還算OK,但可惜長官往往不在現場並沒有跟著國際化打開視野或是成長,再加上台灣仍然是官大學問大,所以每每各級長官提出「高明且奇特」的疑問或指示時,總讓人感到一直被干擾,長官總是太忙,忙到沒時間來開會,忙到沒時間在你裝台廠商還在時就來巡視下指導棋,總是要在裝完台廠商走後或是過了能改正的時間才來「關心」,台灣的「合製」從沒有實質協助,通常只有來自館方的「要求」而沒有協助,甚至這個製作在2005年就在這個劇場演過,長官們當時也都在,可能是當年遺漏的問題拿到現在來質疑,其實當年也是如此,搭好台幾天長官們都沒出現沒意見,弄到彩排快演出時才一堆意見指導,顯然長官們是始終如一,只是當別人都在跟著進步成長,唯獨只有台灣捨不得進步前進,一直原地踏步,是要台灣落後別人多遠才開心啊。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