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鬼》

時間:8/18
地點:水源劇場
團:EX-亞洲劇團
文/沈芳萭

「赤鬼」

為了不受劇情脈絡的或是先入為主的預設所影響,我傾向帶著「空白」的腦袋看戲,因此,在只注意戲名「赤鬼」的情況下,理所當然認為這是一齣在講鬼怪的故事,而戲的開頭確實也帶給我這樣的感覺。

故事開頭是從村民們在海邊救獲三個人開始,村民們爭執是否該救「那女人」,但「那女人」並不領情,一心尋死,當村民們互相埋怨白費工夫,「那女人」的哥哥出現了,帶出這整件事的過程。原來,村子裡出現一名身著紅衣的外來者,村子裡謠傳著這外來者是個會吃人的鬼,將其取作「赤鬼」,並要捉拿這隻奪走嬰孩的「赤鬼」。

乍看之下這是一個捉鬼的故事,但「赤鬼」真的是鬼嗎?編劇透過「那女人」的口拋出這疑問。戲中,安插「那女人」與「赤鬼」的互動,一開始,「那女人」看到「赤鬼」嚇得直直奔,眼看自己是逃不出「赤鬼」的手掌心,才轉而接受被「赤鬼」吃掉的命運,這時卻發現「赤鬼」並沒有吃「那女人」,「赤鬼」只是擁抱「那女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假設是正確的,「那女人」努力地學習「赤鬼」的語言,並想說服周圍的人,告訴村民「赤鬼」是人不是鬼。

如果「赤鬼」不是鬼,那他是誰?對於村民來說,這個問題顯然是不重要,對村民來說,首先要確認的是「赤鬼」是否會對村莊造成威脅,一旦確認無害,那「赤鬼」的存在與否便無關緊要。看到這兒,讓我想到社會學中所謂「我們」「他們」的概念,也想到近幾年來國際移工在國內的處境,對於多數的國人來說,只要這群「移工」不會影響到眾人的就業或是生存權,他們是誰、他們遭遇的問題為何似乎不太重要,當我們指著白人的種族歧視時,我們對待國內移工的態度又有何不同呢?當雇主指派移工超出原本合約內所載明的工作內容時,是抱持著花錢就是老大還是物盡其用的想法呢?當人們因為猜忌或是不信任而限制移工的休息時數與活動範圍時,是將移工視為「人」還是「物件」呢?

戲中,村民因為語言不同而對「赤鬼」懷有戒心與敵意,「赤鬼」友善的動作在村民眼裡變成挑釁攻擊的行為,誤解衝突就此開始。在現實生活中,不也一樣?文化的隔閡難免會形成衝突,但就算是使用同樣的語言,在同樣的文化氛圍下,也會因為誤會或是先入為主的偏見而曲解對方的語意,抹黑對方的人格,當過度區分「我們」「他們」時,便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衝突與對立,就像「那女人」對於村民的歧視與排外發出的憤恨:「鬼不吃人,是人吃人!」

這樣寓有深意的戲是由四位演員獨挑大樑演出,其中三位演員更是一人分飾多角。一會是村民、長老或是主要角色,演員在詮釋角色十分用心,善用身體姿態和音調讓每個角色的形象跳出來,而道具的使用(布)亦十分巧妙,或摀著臉、或綁在身上或纏在頭巾將角色切割更為明顯,讓觀眾立馬意會當下的角色為何,當中最讓人驚豔的莫過於服裝的設計,服裝的設計讓觀眾輕易地進入演員營造出來的時空,其中「那女人」的服裝更是特別,前後的裙襬跟著劇情推進而有不同的作用,服裝彷彿成為演員的共同體,亦有其生命。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