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劇場」糾正案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部log

今年五月,監察院完成一份調查報告,針對「公館新世界觀光劇場暨景觀改造工程」,向文化部與台北市政府提出糾正案。

台北市政府自民國96年度於公館地區進行整合,以「公館新世界」為名,將自來水園區、河岸休憩廣場、寶藏巖共生藝棧、客家文化園區等地與公館商圈結合,並於次年規劃將水源市場10樓(原市府兵役處禮堂)以及客家文化園區明日世界館改裝為「觀光劇場」,兩者分別以現代戲劇和獨立音樂作為展演節目,好為台北市拼觀光。

台北市文化局於民國97年向文建會申請補助,文建會同意由97年度「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補助地方政府公共建設計畫583億元計畫」全額補助1億8000萬;其中,水源劇場為1億4000萬,明日世界館4000萬,採統包方式辦理工程採購。98年4月1日開工,同年10月30日完工,12月7日完成驗收。

但,數年來,台北市政府的期待變了調。原本預定拼觀光的水源劇場並沒有發展出觀光性的定目劇,而原本規劃為國內獨立音樂創作場所的明日世界館,也因考量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整體性,改為客家音樂、戲曲演出場地。站在監察院的立場,這兩個場所的實際使用情形,與當初規劃的「觀光劇場」發生牴觸。

監察院的調查報告可分為四大點:

1.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核定「公館新世界觀光劇場暨景觀改造工程」計畫,未能確實考量觀光劇場之區位及場域設置,致原規劃打造國際觀光藝文劇場,實際卻淪為地方展演場所,顯未達改造工程預期效益,核有疏失。

2.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公館新世界觀光劇場暨景觀改造工程」,核銷前未落實補助計畫之經費分配審查,完工後未及時督導後續經營管理情形,核有違失。

3. 臺北市政府執行明日世界館劇場改造計畫,事前工程規劃草率,致統包工程竣工後,另需耗資修繕,未達統包之目的,且未追究統包未竟事項之責任;又辦理水源市場大廈劇場改造計畫,延遲變更樓層使用目的,致驗收後仍未能取得使用執照,另需經費改善,皆延宕本計畫之啟用期程,核有疏失。

4. 臺北市政府辦理「公館新世界觀光劇場」改造計畫,原規劃完工後移轉營運,然實際卻委外管理,以觀光劇場之設備水準,卻僅有地方藝文展場之使用效益,未能發揮預算之應有功能,核有疏失。

監察院前兩點罵文建會,後兩點罵台北市政府,而這也是向二者提出糾正的主要理由。

誠然,目前的「觀光劇場」與台北市政府當初的規劃是有落差的,而這也是監察委員不爽的原因。監察院的調查報告指出:「據本院實際現場履勘發現,水源劇場自啟用至今,曾辦理現代戲劇、舞蹈、數位跨界演出、兒童劇、歌劇、街舞活動等,實與觀光劇場之規劃相違。」聽來雖言之鑿鑿,但,如果要將目前「淪為地方展演場所」的水源劇場再按照原本規劃,還原成「國際觀光藝文劇場」,那就更顯得一廂情願,鬧出天大的笑話了。因為「水源劇場」從來沒有發展成為「觀光劇場」的條件,台北市政府第一步就走錯了,理由為何,不妨參考兩年多前的拙作:〈水源劇場不是定目劇的合適場地〉。

台北市政府誤信水源劇場可以用來演定目劇拼觀光,事前草率定案,事後執行不力,數年來已證明是空夢一場,也白白浪費了1億4000萬的中央補助款,而文化部(當時的文建會)跟著擺爛,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翻閱著監察院的調查報告,腦海中翻湧的總是那句至理名言: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