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練場的魔幻時刻

文字: 鄒欣寧
網站: 欣寧的文字收納室


劇場最迷人的,果然永遠發生在場上。

對寫劇本的人來說,這有點像二度高潮(囧)。第一次高潮發生在電腦前,腦內奔馳的小劇場形諸文字之際,不過再怎麼快樂,只能獨自享受。


昨天到排練場和劇組工作,是導演跟我爭論多次卻有點僵持不下的一場。偏偏是主要角色改變態度的關鍵,已經寫了三四個版本,當編劇的始終覺得觸不到導演腦中想像的畫面質地。最後決定,既然這場的重點在於「角色目睹了某個重要的畫面」,不是語言,所以,就回到場上工作吧。    

這一天動作指導彥芳也在,坐在旁邊看他們工作,我再次驚嘆,演員真不是人幹的啊,除了記住台詞,動用聲音、肢體、情感追求角色的最佳詮釋,還要因應演出形式,快速分飾多角,而不同角色還有不同的身體運動方式。然後,他們還要跟一張超級大白紙、蚵架、模型演對手戲,這些道具還得靠他們自己操控⋯⋯
眼下我們要工作的場景,雖說以場上排出的畫面為主,我再寫出合適的對白,但我還是在家先寫一段,幻想著「搞不好跟排出來的畫面配得嘟嘟好⋯」沒想到(劇場永遠有各式各樣的沒想到)動作指導跟導演設計的畫面走往和我預期截然不同的方向,頓時腦中巨大的「登楞楞楞楞~~~」
我們三個在場下交換、對焦彼此對這一場的理解。動作指導隨即丟出關於動作和畫面的新方案,導演一邊感覺這個新方案符不符合他要的整體氛圍,一邊揣摩他自己作為角色,對這樣的場景會有什麼反應。場上的演員也沒閒著,快速執行出新的畫面後,他們一邊丟出技術上可能遭遇的問題,也一邊自己想答案,同時嘗試用身體傳達這一場的潛在情緒(光看描述就有夠給他複雜~)
排練場上的一切發生,就像玩魔術方塊的過程。你花了好長一段時間轉來轉去,忽然間一面同花出現了,你不敢眨眼,轉過另一面,只差兩點就能拼出另一片完整的面,你飛快檢視其他四個面,再轉一個,再一個,第三面跟著第二面成形⋯

在場上的魔術瞬間是這樣的:動作指導拉出演員和紙張的動作線╱演員抓到對的身體質地╱編劇說不要對白了,這裡哼首歌就好╱導演確認整個發展符合這場戲的調性,跟前後段的動線、情緒銜接都沒有問題,順走一次⋯⋯

短暫靜默後,大家異口同聲,「這就對了」。我偷偷呼了一口氣。好個劇場的魔幻時刻。

當然,這樣的魔幻時刻,還需要觀眾來檢驗。這是作為編劇期待的第三次高潮。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