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章」 大時代的巨人 《渭水春風》

演出名稱:渭水春風
團隊:音樂時代
時間:2016/3/4 19:30
地點:大稻埕戲院
文:蕭雅倫(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如果可以找到比蔣渭水更偉大的人,我就嫁他」,陳甜對蔣渭水的愛,好比蔣渭水對文化改革那般堅定。
曾密謀刺殺袁世凱;鼓吹醫學院學生加入「臺灣同化會」;在大稻埕太平町開設大安醫院。四十一年的生命歷程中,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第一個台灣現代政黨-台灣民眾黨、發行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臺灣民報》、第一個全台性工會-臺灣工友總聯盟,以文化運動的方式鼓吹台灣民族自覺,積極為台灣爭取人民權益。從作為醫師所發表的《臨床講義》可見台灣大環境病情嚴重,急需根治。他提出各項提升台灣文化水準的方法,即便受到日本殖民政府的打壓,信念和行動力依舊堅定。
此戲架構直接明瞭,序幕及尾聲綴以渭水先生遺孀、陳甜女士的晚年軼事。未深入文化活動的當時,蔣渭水先生入主春風得意樓、一段藝旦的戲文雅緻開場,展開日治台灣的時代故事。
蔣渭水先生與陳甜女士、日本兵稻垣藤兵衛與賽德克族人李菜兩段愛情邂逅,簡單扼要地點綴於大時代的變動;無處不在的警察體系,原住民族與漢族屢遭日本政府的各種打壓;劇情重現當年的時代氛圍以及在壓迫底下依然不屈不撓的台灣人,當所有的演員大聲高唱,「你叫什麼名?我叫台灣人!」;賽德克公主在日軍攻陷霧社時,悲吟「讓我們越過彩虹橋,走向祖靈的懷抱」,或是蔣渭水大聲疾呼「同胞需團結、團結真有力!」時,完全碰觸到每個人最內心的真切情感。
雖然「獄中生活」段落詼諧輕鬆,以整齣戲的角度而言難免格格不入,
「賽德克族」這條劇情著墨過少,招致死戰時情緒一下子拉高,入戲困難;
啟蒙臺灣文化的「臺灣新文化運動之父」,蔣渭水曾留下名言:「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藉此激勵臺灣人齊心,其中「團結真有力」的旗舞表演,以及上半場「台灣文化協會會歌」的歌舞,雖說是還原當時,氣勢確實也澎湃,
但也多多少少難掩八股、歌功頌德、樣板宣傳。
音樂時代一向以具本土性、歷史性的故事題材和美學風格為創作基調。除了呈現歷史上作了大量的功課,在語言的傳達更是細膩講究,台語日語交雜的日常對話,念白悅耳,歌唱動聽,元素豐富紛陳。於唱於白皆是字字精確,抒情感動;全劇的台詞和唱曲幾乎為台語呈現,其中又夾雜了日文和賽德客語穿插對話,演員對於抒情的音調與節奏掌握得宜,因而不同的語言交錯對白毫無衝突性。賽德克族語與女高音搭配非常如此撼動人心,尤其《射日的祖先正伸手》的祖靈之歌,在演出結束後還在我腦海中迴盪許久。
無論音樂、舞蹈和戲劇性都十分有張力,掌握大時代巨人的題材,雖然這樣大體栽的歷史故事難以完全呈現,但能如此畫龍點睛,保持著音樂時代的風格統一性,確實值得肯定。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