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投稿」從愛情而來的話語《他對他說 All He Said to Him》

名稱: 他對他說 All He Said to Him
地點: 北藝大戲劇系T305
時間: 2016.02.20
網站: Detours to City of Somnambulist

文字: MAX

 
改編自新加坡劇作家Chaw Yew的原著劇本《A Language of Their Own》,此次製作將原著中亞裔男同志在美國與新加坡等異地的生活風景,轉變成當代的台北,現下的時空。
 
導演張剛華在演後的對談中說及選擇這樣的改編方式,隱去原文本內隱含身份認同背後的社會結構因素(原著劇本在新加坡亦遭查禁),凸顯當代都會性,聚焦於角色本身的特質與愛的面貌如何可能,成為《他對他說》,雜揉各式恐懼,說出一個個有關男同志的愛情困境。
 
劇情主要繞著Jacob(蘇耀庭)與Oscar(蔡侑霖)兩位人物,前者是小時移民美國的台灣人,後者則是長大後到美西讀書,他們的同性戀身份讓兩位在洛杉磯的派對上遇到,一見鍾情;只是當觀眾拼湊出一段關係如何開始時,Jacob與Oscar已經分手,剩下的都只能是廢墟。
 
而極其空曠狹長的舞台,開雙面台的設計,看著演員穿脫衣物,在舞台之上經由光線與對話建立一個又一個補足人物過去的片段,流暢又讓觀眾可辨。這個黑盒子空間被打造出一個類似下水道的舞台呈現,觀眾被安排從舞台一側走進,水聲音效與散落地上的鋁罐呈現出某種潮濕陰暗;而真正有意思在於一個看似與劇本毫無關聯的舞台與其上的空,卻在演員們極日常的表演中,在空台上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幻覺,此種反差令人察覺舞台氛圍變成一種隱喻,暗示了一個隱形而且見不得光的國度。
 
而戲中一個更大的隱喻如幽靈一般籠罩,除了是推進故事的主要動機,也在個人物服裝上隱約窺見。Oscar被檢測出HIV陽性。這個事件對兩人關係轉變具體而微表達社會的共通恐懼,即使Jacob與Oscar兩人在性關係的態度上截然不同,甚至連個性也代表某種台灣對比外國的想像時,卻在面對愛滋有著相似的恐懼,被拋下的恐懼。這樣的恐懼導致了兩人的分手,故事也因此呈現兩線交錯,一是Jacob與新男友Robert(蔡超聖),另一是Oscar與志翔(楊宇政)。
 
Jacob與Oscar兩人因檢驗結果一陽一陰討論如何面對未來時曾說「像瘟疫一樣。/不,不要這麼說。」不禁讓我聯想到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灼見,新世紀過了十多年的現在,愛滋的神秘與人們的恐懼除了建立在其尚無法治癒外,當代社會依舊視之為某種詛咒與加強污名的機制。同性戀的國度在白晝裡必須被隱形。見不得光。相比於原著容易覺察的壓迫體制,這齣戲中的困境乍看源於人物自身,內化的種種恐懼因此更難以被辨別,觀眾卻又能從燈光、舞台、聲響、服裝、演員肢體看到幽微的牢籠顯現。
 
兩人分手後的對話,一句「為了你好」試圖合理化各自的行為;或是Oscar臨死前對志翔說「好好活著」,什麼是好?是關於愛情中意欲控制對方的那一面抑或是內心渴求對愛的某種想像,能否說人與人的摩擦或愛撫都來自相同的源頭且劇中的人物行為的動機都立基於此。因愛衍伸出的各種知覺與行動,愧疚、罪惡、背叛、做愛、約炮、擁抱、陪伴、幸福⋯⋯,透過演員們仔細處理細節的表演方法,觀眾也一同理解同性愛情的種種幸福與對比下更顯哀傷的選擇。戲的結尾,Oscar穿著白衣背對其他人走向光,接著燈暗。沒有光的舞台上只剩地上一顆微弱的手機補光燈,向上發著白晃的光,被滿室煙霧渲染成一種溫暖的質地,悲哀中的一點亮光。
 
選擇改編一個外國文本聚焦於因為愛情說出的話,與人在關係中以怎麼樣的狀態存在,我想正是適合現在的時空。看見共享性別身份卻因為社會環境不同而對於愛持著相異想法的兩人,只是觀看他倆如何相處的過程,即真切得令人感動,劇場裡的虛與實彷彿將現實生活切下一片,哀痛也逼人。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