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隨筆2015/12/4-7: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近年編劇平台及創作生態論壇」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A
上周五(12/4)到香港,參與出席了「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舉辦了一場「近年編劇平台及創作生態論壇」,這是該團近年積極推動新文本運動的系列活動;同時還聽了一場讀劇(有兩部新劇發表),以及看了三齣戲劇演出。

這一陣子,滿滿的行程當中,充滿了或長或短距離的跨境移動狀態,講白了,就是驛馬星動。從九月開學至今,已經去過澳門、台南、東莞、廣州、中山、珠海、香港、桃園,而至少到明年上半年,也還會去台中、高雄、上海等地,這一連串的移動行程,大大地打開了我過去基本上多以大台北地區為主要活動範圍的侷限,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於不只會去造訪一次(譬如香港,在近半年內,就可能會有六次,平均每月一次)。當然,這所有的行程都與戲劇相關,不是看戲、開會,就是演講、考察,忙得不亦樂乎。果真應了年初學校同事所言,今年天蠍座會很旺(看起來,我還得旺到明年),這是她轉述其大學同學、現早已是知名星座專家唐立淇的預測結果給我聽的。

在這頻繁移動的事務忙碌、行程緊湊底下,其實我感受更多的是,亞際(inter-Asia)華文戲劇之間,各城市結點之間的交流密集,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左右,我就已經預視到這絕對會是未來的趨勢,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從我所感受到的部份(主要是研討會、演講、看戲、座談等),似乎也象徵了戲劇交流除了創作、製作、演出之外,已經逐漸擴及到評論,而由於戲劇的評論,有其現場性的特質與要求,絕不能滿足於文字資料閱讀與影像觀賞,因此,經常性的跨境移動,實屬必然。

B
香港的飲食費用及物價指數,真的是愈來愈貴,差不多要直接忽略匯率,才能大致接受這樣的物價水平。

C
有一種感覺是,如果我不開口說話或表明是從台灣來的話,八成是被視為陸客,可以明顯感受到香港人對以為我是陸客(他們現在幾乎都先將東方黃種人臉孔,視為陸客)的那種戒心與不友善,因為陸港衝突日趨嚴重的關係,台灣人似乎也在這種情況下,遭到了一點池魚之殃。

D
因為暫時還未能將行李箱拿至下榻之處,而必須拖著行李行走移動,但卻也因為香港地狹人稠,空間擁擠,而導致行李箱偶爾會勾住別人的腳,或者是和別人的行進動線擠撞在一起(我已經非常小心,邊往前走,還會邊往後看行李,還是免不了碰到別人),通常就是立刻引來對方的惡言出口,之前還曾甚至差點拳腳相向,沒有彼此的借過或道歉,禮讓的優雅與空間,完全蕩然無存。有時我走在路上,還經常得以手肘護住前胸範圍,以防有人急走、向我橫衝直撞而來。再次感受到香港人的生活空間壓逼,所導致的民眾火衝性格,都只是為了求生存啊!

E
這次來港,由前進進的朋友安排住在梁小衛的老家,就在牛棚藝術村的正對面,一棟民宅的六樓居家空間,過去有許多台灣的劇場界朋友來港,也都曾經被安排住在這裡,像是鴻鴻、高俊耀等。這裡曾經是梁小衛的老家,但無電梯,對老父老母而言,甚為不便,再加上自己亦已結婚,另組新的家庭,所以這家屋的空間就空出來了,委託前進進的朋友代為打掃、管理,如遇有他地的朋友來港,在經費不是太多的考量之下,這裡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房子雖舊,但是牆壁塗上木瓜橘和藍綠色,頓時卻又覺得有股地中海葡萄牙或托斯卡尼的熱情而又閒適的感覺;牆上除了一幅裱框的野獸派抽象畫作之外,也貼滿了許多照片、明信片、藝術節目的宣傳單,熱鬧非常。從客廳的一角所置放的一架鋼琴,琴上放了一些樂譜及歌本,上方的牆上還有一張梁小衛小時候參加合唱團表演時的老照片,這些都可以看得出來,她從事音樂(尤其是聲音表演藝術)的表演事業,老早從小就已經奠下基礎;另外,在客廳電視旁,也擺放了許多音樂CD,歌劇和民歌居多,也有少數的影片DVD。當然,還有一些書籍,文學、宗教、心靈、藝術等,都有所涉獵。

對我而言,這是繼香港朋友涂小蝶(曾任職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經理)家之後,第二次再走進香港人的家屋住宅,挺喜歡這種近身體會的在地經驗。

F
於今時今日再走逛九龍寨城公園,大概只能透過公園內的歷史照片簡介迴廊,所展示的照片及文字介紹,以及仿古而修建的城牆(因為原本的城牆已被拆去建現在也已經不在的啟德機場),來略微想像當日的九龍寨城光景。根據迴廊簡介的〈序言〉,「在十七世紀,九龍寨城原為中國軍營,城牆於1847年才增建,相信這是因英國在1841年佔領香港島後,滿清政府為防禦英軍來犯才增建的。1898年,滿清政府把新界租借予英國,卻沒有把九龍寨城包括入租約內,令寨城的地位多年來,變得十分模糊。中國官員在1899年撤出寨城後,聖公會隨後於1902年經修葺和翻新後給用作窮人院。其後,寨城日益破落,城牆逐漸消失,城內淪為貧民區;最後,在中英雙方的同意下,寨城終於在1990至1995年間清拆,並改建為公園,許多的歷史遺跡得以回復舊貌。」我走逛一圈下來,觸目所及,綠意盎然,處處鳥鳴,甚至還遇一群拍攝婚紗照片的年輕人,嘻笑熱鬧,已難有當日的城中光景;不過話再說回來,現在的九龍寨城公園,倒是香港城市中難得鬧中取靜的一個休憩去處,至少可以將繁忙、緊湊的生活步調放慢下來。

G
「第七屆九龍城書節」開幕講座──「雪地裡種花」
時間:2015年12月5日,週六12:30-14:0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主持人:黃英琦,最近好像也會在台北有一場講座

稍微逛了一下一樓的書展攤位,發現香港仍是有許多的獨立書店,在出版以香港各式主題為題的書。(每一本都好想買下來)

講座關鍵字:民間力量,社區公民,社區運動,社區參與

區議會選舉後的時情討論與分析,可參考本期(2015年48期)的《亞洲週刊》的報導分析。

回歸之後,由於香港社會問題與政治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而且陸港衝突愈來愈緊張及複雜,甚至也使得香港社會內部意見相當分歧,政治立場的光譜也各色分立。所以積極參與公民行動,關注各式社會議題,學習政治參與的理論與實務,已應成了當今許多香港人必須要存乎在心的公民習題,尤其是在雨傘運動之後。

也可以看到與感受到,社區公民參與區議會選舉的參選人,普遍都有年輕化的傾向。

H
每次到香港,總有機會經過藝文售票點,我也總是會在那邊蒐集我想獲取的藝文訊息,有的是宣傳單,有的則是劇季手冊、藝評刊物等,種類與內容不一而足,再加上我至今仍堅持不用facebook等社群網站,所以拿取紙本資料,就成為我獲得當地藝文資訊的最主要方式。我都會每天晚上,利用時間將每日所蒐集到的資料,予以過濾、消化,很快地就可以掌握近期內的重要展演訊息,與當地朋友聊天的談資亦不虞匱乏,而且多半都能與時俱進。

通常我看這類演出宣傳單時,主要是在看製作團隊,也藉機認識還不太熟悉的名字,對於已經認識的人,當然就是順便再把過往對他/她作品的印象,稍微回溫複習一下,並更新其最新資歷,因此即使不見得認識全香港的劇場從業者,但多年來的自我功課累積,至少檯面上主要的創作者,都有些認識,有些甚至於有較熟的私交;就算不認識,但也知道其屬性。

另外,就是透過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於部份相關書籍、研究調查資料的閱讀及掌握,逐步構成我對整體香港劇場界的瞭解。這一切的工夫,不外乎就是腳到、手到、眼到、心到,花下時間成本,不斷地與當地劇場人事物發生交流關係,非一蹴可幾。

I
在這次來港參與前進進所舉辦的編劇平台及創作生態論壇,除了藉機利用短暫的時間,向香港劇場界的朋友介紹台北文學獎、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以及阮劇團的劇本農場等鼓勵與培育編劇的平台之外,透過與會的講者(包括馮蔚衡、羅靜雯、陳炳釗、甄拔濤)以及主持人(陳國慧)的介紹,才得知香港有許多劇團都爭相設有相類似的編劇創作平台,初步看來,大致就有十個左右,而且幾乎都是由劇團各自舉辦,主要是為了提供寫作支持及後續製作而架設的。只是在我看來,差不多都大同小異。我同時在想一個問題,這每個平台,真有那麼多的有意者參與嗎?感覺就像遍地開花的歌唱選秀節目,想要從中被看到且關注到的話,無非就是要投入巨資規劃、製作,要不然就是獨具特色,否則可能意義不大,只不過又是某種「面子工程」,別的劇團有設此類平台,我團也要設。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