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一個未曾真正離開的地方──阿喀郎•汗《DESH》

 
2013新舞風-DESH/阿喀郎
2013.09.20-09.22
國家戲劇院
回去一個未曾真正離開的地方
看它是否還記得我的模樣
離開一個未曾真正到過的地方
大象跳舞的時候我們回家
節目單封面這樣寫著,簡短隱晦點出主題。我在演出結束後才買節目單,一看封面簡介不禁笑了,不直說嚴肅議題,而是寫那些紛雜又凝重議題的起點,離鄉者的愁緒。
儘管觀看時有數不清個想挑剔的部分,但,仍覺得非常非常好看,內心深處被震動,被阿喀朗敘事的方式和邏輯深深吸引,一直到劇終那幕才終於明白所有隱喻,結構嚴謹而互相牽連。每個段落都留了線索,這些線索在初期看似毫無章法,實際上卻在等待某刻,當線索的意義重疊在一起,觀眾像偵探,終於把所有謎底解開,恍然大悟的同時,作品背後巨大哀傷源源不斷湧出,那是一場美麗無聲卻沉痛的控訴,控訴存在於人類與自然、國家與國家、世代與世代間的暴力。
帶著傳記色彩的獨舞,一人分飾三個世代、三種身分。雖然以戲劇的觀點來看,會明顯感覺到三個角色的能量一樣、節奏一樣(語言節奏真的是舞者的罩門),比較像是平面刻畫人物介紹而已,不過只要接受這件事情,順著看下去,就會發現故事本身的生動精彩。
年輕男子(爸爸)代表離鄉者、對資訊社會的依賴和反省(手機壞了就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要去哪裡)、生活在喧鬧的城市、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疏離、缺少關聯。小個子爺爺代表戰爭時代的遺民、與土地親近的關係、在生存邊緣上努力奮鬥、承受暴力和對抗暴力(受歧視)、生活在人口流失的農村與國家。小男孩代表床邊故事、童話、天真無邪的觀點。爸爸和爺爺互相溝通不良,爸爸和爺爺對小男孩單向灌輸的故事和童話裡帶著歷史的血腥,藉由小男孩的反應連結起離鄉者失落的鄉愁,也許他會想起故鄉某個古老的民間傳說和土壤的氣味。
從大小椅子在舞台上出現開始,謎底一個一個解開,而佈景也越來越抽象、從寫實進入象徵。那些帶著象徵意味的佈景如此精緻、華麗,燈光和懸吊設計如此巧妙,但這些所有設計好要使人感動的事物都表現得太輕易、太順暢、太缺乏情感連接,以至於在技術點和技術點之間看到的是片段的場景和情緒,沒有建立起支配(超越)技術和段落的連結。而這不僅僅是最後幾個段落的問題,整場看下來覺得每個段落都表現得太輕易,或者是太刻意,讓應該往下沉的情感卡在中間下不去,只能靠觀眾自行補足(我就自己補足了)

不過,還是忍不住說,真的很好看哪!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