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紐約時報「百老匯音樂劇,國內賠錢、亞洲火爆 」 簡覽西方音樂劇在台韓日 

由紐約時報「百老匯音樂劇,國內賠錢、亞洲火爆  」
簡覽西方音樂劇在台韓日  

by Midnight Brunch

很久沒進劇場看戲了。很久。但還是,關心著這一塊園地的事情-帶著一種距離。

紐約時報中文版的這篇「Musicals Couldn’t Be Hotter Off Broadway (by 7,000 Miles)http://cn.tmagazine.com/culture/20131212/t12korea/zh-hant/」,不得不聯想起,西方音樂劇在台、日、韓的一些情況。

詩經「言之不足,則歌之、舞之」,似乎早預言歌舞劇受歡迎,到了可以獨立於「戲劇」這嚴肅的玩意兒之外(以「取悅高官」為主要發展來源的京劇雖也有歌有舞,命運另有)。

不論是出自歐洲或美國,musical(或統稱百老匯),全亞洲是買單的;盡管下一個歐美要去「討單」買的、是中國市場的樣子。順道一提:紐時中文版,縱然一個按鈕、就可由簡體換成繁體、正體,不過仍是「中國的中文」。姑且讀著唄,一則,比起讀原文實在輕鬆許多,二則避開「台式媒體的中文」一會兒,歇歇腦(揉太陽穴)。

這篇「Musicals Couldn’t Be Hotter Off Broadway (by 7,000 Miles)」,標題的中文翻譯十分詭奇:「百老匯音樂劇,國內賠錢、亞洲(韓國)火爆  」?算了,看自己要看的就好,反正現在是「自我」者得發聲(還很大聲)的媒體「雜訊式傳播」,收聽眾也就自動「雜訊式吸收」。

囉嗦半天總算要切入題目。那篇文章講西方音樂劇目(按:七成五到近九成在美國都虧本),以韓語、南韓演員的演出概況,多能在南韓版本裡抵銷虧本、甚至有利潤。

內文並提及,南韓的target maerket多是年輕女性,異於美國多是銀髮族進劇場;所以在美國不受歡迎的某些劇,在南韓居然跌破老美眼鏡的大賣;所以,標榜闔家觀賞、天下通吃的‘獅子王’,在南韓滑鐵盧也就不那麼叫人意外。

文章中多次提到南韓音樂劇市場的出現、簡直像這些百老匯製作人「重新做人之應許地」般的誇張,讓我想到筆者多次赴東京的經驗,也常在街頭海報看見多齣重製的日語版本音樂劇,ex. 夢幻女郎(Dreamgirls)、歌劇魅影、貓、獅子王;‘貓’甚至有專屬的演出場地,‘獅子王’、‘歌劇魅影’也被四季劇團買了版權、每年例行演出,卻不見美方如此地「讚揚」,想是日方取得的控制權較大,美方二次獲取利益的空間有限使然。

畢竟,日本算是有自己的歌舞演出模式的,以百年歷史、才來過台灣演出的寶塚劇團最有名氣。表演實力、公私體制、市場機制完整相扣,需要借助美方的幫助相信不若南韓多。

以及,擁有全球文化軟實力的日本,在筆者早年接觸的過程,他們對「原創(故事)originality」的重視,很明顯遠遠超過「創意creativeness」(ex.用新創意呈獻現有的知名劇目)。曾提過新創意演繹大師作品、日方都興趣缺缺;反而是咱自己撰寫的劇本,他們還會多問一些實際進行演出的工作細節。

儘管如此,總人口數只有五千多萬的南韓,吸收力、成長力也不容小覷。他們的定目劇: Cookin’ Nanta show亂打秀、Jump comic martial-arts performance功夫秀(都來過台灣表演),差只差在這些均以「形式」取勝,戲劇跟情節內容都不夠細緻;這或許才是首爾大力擁抱西方音樂劇的潛在主因:補強這一塊。

首爾,光音樂劇產值,文中號稱今年有達到三億美金,一下又讓我好奇:那台灣的表演藝術產值是多少呢。網路搜個老半天只有2005的數據:「表演藝術產業供給的產值為新台幣11億2444萬元」 ,自那以後都是畫大餅的文創產值。唔。原本還想打電話到文化部去問這個數字有沒有2013版?或至少2012、再不然2011有沒有呢。算了。到時電話像信用卡客服被轉來轉去、以為我是哪個白目的戲劇研究生。

報導中並號稱「南韓劇場三百座,且持續興建中」,有點令人質疑是怎麼計算的。真正「theatrical劇場性的演出場地」才算數的話,網頁http://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s-g294197-Activities-c43-Seoul.html的「表演場地」數目32個,或許可為常歸使用的「劇場」數字參考。

另外該篇文章又提到,連南韓的製作人都訝異:不管演出內容多怪異,觀眾很少表演不滿。嗯,這跟我們在台灣媒體看到的「激進」韓國民族性不同齁。不過,該篇文章前面有提到:看戲的都是年輕一輩、並且是女性為主;以及之前有台灣媒體報導過、在台留學的韓生形容,韓國媒體不會、也不敢批評企業。或許對美國的「延伸產品:韓版音樂劇」,也是一樣態度吧,或許。

台灣到目前為止,不傾向改編大作,多是看「原汁原味」,是好、或不好呢。小作品改成中文版、有的,不過只有零星;自製音樂劇方面,只有蔡琴的系列,談得上對環境產生了影響力。國內的藝文聲音,似乎認為改變原作的語言、會像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批評居多。

真要試的話,跟語言的鴻溝脫不了關係。韓語跟日語的音韻,或者跟英語較近麼。現在講的華語,多是指滿語(滿州語、滿清語)。滿語,源自邊疆騎馬作戰民族的女真語、古蒙古語、漢語(明朝的官話為南京話)等語系影響而來。總是感覺咬字發音「硬」了一點。

真奇怪,華人老愛提自個兒文化數千年,結果,每個朝代究竟講什麼語言呢,自元代以前、學者均無法有個final定論。真的,很奇怪齁。

噯,或我這只是、在為改編人員的才華,緩頰呢(遠目)。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