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創徵件-戲劇原創劇本徵件」兒童劇本類評審感言

文字: 謝鴻文
網站: 兒童節的派對

台中市文化局主辦「媽祖文創徵件-戲劇原創劇本徵件」兒童劇本類評審感言

文/謝鴻文

此次活動徵件,兒童劇本類僅有14件參賽,相較於現代戲劇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出現踴躍的投稿,兒童劇本類如此少人投稿,當然不是主辦單位宣傳不力,問題就出在現今臺灣兒童戲劇的劇本創作人才匱乏,且願意長期專注投入創作的人非常少,相較於兒童戲劇演出活動蓬勃活絡,沒有新劇作家、好的故事持續湧現,我們兒童戲劇普遍的內涵水平也就停滯不前,甚至框架在一種幼稚、嘩眾取寵的俗套的展演表象中,讓許多人誤以為兒童戲劇就是這個樣子。

當今天我們幾個評審擁有發言權,站在這個位置發言,自然要大聲疾呼正視扭轉兒童戲劇的固有面貌。所以初審時見到那種流於刻板的人物塑造,角色性格空泛,語言行動都刻意裝可愛,情節老套無新意的作品,就不會有太多關愛眼神而淘汰。其次,因為這個徵選要以「媽祖」為主題,我們也看到大部分作品被這個主題綁手綁腳,創意因此薄弱無從開展,大部分作品多只是把原名林默娘的媽祖生平、得道,然後收伏千里眼、順風耳的民間傳說故事再搬演一次,頂多加一些角色、情節,但整體而言仍是腐舊了無新意的。

最後進入複審的4件作品,正因為它們能在故事創意上跳出「媽祖」的侷限,又能扣著媽祖的精神或文化才勝出。

〈家傳福州餅〉故事核心扣住福州餅的典故,並由此傳遞孝悌傳家、踏實工作等價值觀,媽祖反而成為配角,不過在此劇中的出現仍有畫龍點睛的關鍵作用。劇本最大的問題在於人物的設定與性格描寫不夠周詳,比方第一幕開始只見父親對兩個兒子種種脫序行為百般呵護溺愛,也不聽妻子的勸誡,卻只因看到兩兄弟和他們老婆四人吵架,突然態度一轉變成失望,引發父親內心衝突轉變的事件說服力不夠。其次像父親這樣自述沒讀過什麼書,台詞應該淺白才符合,可是劇本裡父親說的話履見用詞艱難有飽讀詩書之感。兩兄弟的妻子在劇本中連點綴也談不上,每次出場只是在搬弄是非,或互相指責而已,是豪無生命力的個體,有點累贅,戲分全刪也無妨。

〈媽祖傳奇〉的劇名欠缺創新,很沒吸引力。同時運用偶戲、光影戲等多元形式表現可執行,但銜接上需要更自然一點。尾聲落在媽祖出巡儀式,可是就劇本描述看來少了那種莊嚴力道,儀示表演的內涵還可以再提昇。

〈小魚小魚海中游〉的故事溫馨感人,寫實與奇幻交錯並不違和,主人翁尋母的動機、歷程,情感的渲染力充足且真誠。人物角色活潑有趣,尤其是千里眼、順風耳的造型、個性、行為完全顛覆以往想像,在舞台上呈現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樹界〉是一篇頗具企圖心的動畫劇本,頗有受宮崎駿動畫影響的影子,但這也是它必須擺脫的包袱。主題意識與環境生態保育有關,但情節架構,意念的執行明顯失手,劇本愈看愈覺作者思惟混亂,觀點不一,一下子像是成人動畫般的喜用象徵闡述觀念,一下子又像給兒童看的淺白直言,人物的心理刻畫、行為動機皆有不明之處,整個劇本讀完仍有曖昧晦澀之感。

綜觀4篇複審作品,不得不提醒創作者,在做兒童戲劇創作時務必先將設定的兒童年齡想好,才不會造成兒童接受上的困難。再來是技術上的自我精進,還是要從多閱讀著手。4篇作品都不算完美,也沒有真正讓人驚喜的突出作品;然而我們評審基於鼓勵創作,期望這麼高獎金的徵選能有拋磚引玉帶頭催化之效,最後還是決定頒出特優給〈小魚小魚海中游〉,因為它劇本結構最完整,較能言之有物,又能兼顧趣味與深度,相對缺點較少,也比較容易改善缺失。〈小魚小魚海中游〉將來若製作搬演時,有一嚴重瑕疵務必改正,就是故事中提到媽祖出主意要小魚去偷龍珠才能見到母親,但後來又因龍王憤怒追殺小魚,媽祖出面化解危險對龍王說:「小魚固然有錯在先,但念在他是出於一片孝心,希望祢莫再與他計較。」這是邏輯上的矛盾,點子既是媽祖出的,前面怎麼不覺錯還要小魚照做?用「偷」的方法在道德上法理不容,建議可以將原先媽祖說去偷龍珠的話語改成「借」,之後小魚因為借不到無計可施才改用偷,就比較合情理,也不會有道德價值誤導的爭議了。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