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 • 閱讀》副刊2014-4_編者言:觀眾在哪裡

文字: 薛西
網站: 我們

邀請三地青年導演共筆的「關鍵字」專欄,經歷「生活」、「角色」、「時間性」,再到這一期「觀眾」的四個提問之後,劃下年度句點。不以理論為前提,而從三位創作者基於導演/創作位置上的經驗與反思,書寫的這些文字,或也隱隱對應對應著三地不同的劇場發展情境

 

已逝的小說家黃國峻(父親為作家黃春明)曾在《水門的洞口》寫了一些劇場段落,其中一小段是這樣的:

 

「回頭吃了幾塊酥餅,他無意聽見前面一位觀眾與演員的談話,從談話中他發現,這齣戲原來是一位老觀眾花錢請託他們編演的。團長謝老師等於把這個園地租給了外人,只要觀眾提出一個想看的故事,由他們評估後,便可以將故事編成一齣齣戲上演。有的夫妻會在結婚週年時,請劇團演出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作為慶祝,或者喪親後,家屬將他個人的小傳搬上舞台,以茲紀念。」

 

這縱然是劇團為了生存而尋求的方法,但我寧願誤讀為(非現實的)舞台上與(現實的)舞台下、藝術家與觀眾之間,存著的情感交換,或者,當人們願意將愛情、死亡與新生的經歷之事交付給劇場時,其實也是一種相信。

 

尤其是,台灣這幾年因各種社會事件、政治動員、商業炒作,慢慢失去了信任關係(好處是,也可能演化為對事不對人的開始),逐漸往「產業」傾斜的劇場(先不論是否只是幻覺)也不例外,在票房競爭下,宣傳行銷的力度必然加強,因而也夾雜一些名不符實的文案,倘若最終觀者未能從「內容」獲得相應的趣味,一次兩次下去,對於劇場的興趣不知會否逐漸喪失。

 

總是兩難。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