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讀劇學習編劇(2)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Messenger’s Blog

讀劇時,往往會讀出一種感覺:這位劇作者真會寫,好會寫。」明明只想表達一個意思,卻可以翻來覆去的把那個意思表達得如此透徹、如此淋漓盡致,而這恐怕是所有劇作者的基本功,得用心鑽研一下。例如,在吳念真《人間條件》中,寫到一對母子終於說出了內心話,釋放了埋藏多年的心事與感情。劇作者從兒子的這段話開始著手:

爸爸:……而從我出生到現在,不管我做什麼,在你的眼裡,我沒有一樣是對的,沒有一樣及格!

聽到兒子數落自己,母親不甘示弱的反擊:

阿嬤:啊你想想看,你敢有做過什麼事讓人ㄜ ㄌㄜ、的?你老爸死的時候,你才四歲,我敢有讓你夭寒過?敢有讓你比人卡細漢?啊你當時跟人有比評?讓我心安?讓我心內有一點點ㄨㄚ靠?

通讀下來,這段話充滿問號,語氣充滿質問,有一股步步進逼的態勢,但仔細分析,它只是在表達一個意思:你有回報我嗎?母親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圍繞著同一個意思在打轉。然而,如果劇作者只寫出你有回報我嗎?」那麼就僅止於表達出意思而已,相反地,如果延伸開來──如同這段話──那意思就會表達得很生動、很具體。問題來了:如何做到這點?這段話至少提供了一個啟示,得從人物的基本設定做起。如果不設定老爸在兒子四歲就死去、母子從此相依為命、母親獨力撫養兒子、母親眼中的兒子並不成材……那麼,這段話是不可能寫出來的。換言之,雖然寫的是中年兒子與年老母親,但兒子的童年與母親的青春,是必須做好準備的。

同樣的手法,也表現在接下來兒子的回嘴,力道更大了:

爸爸:阿母,你老是說你沒有依靠,那你怎麼從來不問我有嗎?我被欺負的時候,你打我給別人看,我被冤枉的時候,你永遠不相信我的理由,我做得再好,你永遠可以找到一個例子,說我做得不夠。阿母,我交的朋友,在你眼中,都是不成材的壞蛋,但,起碼我被欺侮被冤枉的時候,他們肯跳出來,當我的靠山。我老婆,照你的說法,是紙糊的,你不喜歡這樣的媳婦,但,在你覺得我不足以依靠的時候,她卻跟我說,她願意一輩子跟著我。

這段話其實也只有一個意思:你從不知道我也無依無靠。但只寫出這點顯然不夠,作者用了三個段落來闡釋這層意思。兒子首先舉出三個例子指控母親如何否定自己,其次辯解朋友是他的靠山,最後是老婆如何願意依靠他,而使他有了依靠感。雖然整段話寫得過於溫情,但至少它提供了一種編劇觀念,那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故事,必須設想得很周到,從母親的否定、朋友的相挺,到老婆的肯定,透過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疏遠與連結,來強化想要表達的那個意思,刻劃出人物的性格與生命力。

這就是從讀劇所學到的編劇方法。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