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7牯嶺街公共論壇(I)

作者:王瑋廉
站台:王瑋廉的新聞台

主辦單位:牯嶺街小劇場
時 間:2007年2月4日(日).14:30-18:30
地 點: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活動內容:
公共論壇—如何形塑一座城市的意象?
主持人:王墨林(牯嶺街小劇場經營管理處藝術總監)
特別來賓:李永萍(台北市文化局長)
綜合座談—我們心目中的文化建設藍圖
主持人:容淑華

會前
1999 年,我在臨界點劇場錄劇團做了生平第一齣公開售票的戲,2000年,我進入台大戲劇研究所,是該所最後一屆「甄試生」,也是最後一屆「表導演組」研究生。 那時候壓根不知道什麼是文化局、國藝會、文建會,所謂的「申請補助」,也都是「大人」在做的事。只是沒想到「轉大人」的速度竟如此飛快,兩三年後,我已然 身陷企畫案該怎麼掰,預算該怎麼編的遊戲機制裡了。2004年,因為拿了文化局的補助,赴大陸青島演出,因此參加了兩次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藝果留香」說明會,一次聽別人報告出國展演的經驗,一次自己報告。這是我少數直接接觸市府官方活動的經驗,印象最深的,就是會場上沒人說真話,報告者語帶保留,主事者相互吹捧,傳承著中國幾千年來的「官場文化」。

公共論壇

知道「2007牯嶺街公共論壇(I)——如何形塑一座城市意象?」這 個活動之際,我正在思考著我未來人生的去途。我、和我周遭的小劇場工作者朋友,長期以來都是以「打游擊」的方式在「搞劇場」--阿明,白天送快遞,晚上排 戲;吉興,一年接兩部電視劇,空出的幾個月排戲;吉米,到處接商業案子,其他時間排戲。更多的人,兼差、打工、做專案,一邊餬口,一邊做戲。不是因為這些 人喜歡當個「台北波西米亞」,由於環境太差、前景不佳,有太多人就此耗盡熱情,離開了劇場。面對這樣的狀況,有些人會說:「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像是現任文化局長李永萍也會說:「我們那時候更苦」。但如果是「比苦」的話,我想也無需討論「社會」政策,舉辦「公共」論壇,反正都是個人選擇。

沒有固定地方排練、團練,缺乏平價的表演空間,是台北小劇場工作者無法積聚能量的關鍵之一。在一個固定的空間,一群人,不斷排戲、演出,在深化創作的同時,亦深化空間。這是劇場發展的基本條件,沒有這樣的基礎,就不可能發展出成熟的劇場作品,自然也就無法深耕基層觀眾、打開藝文市場。牯嶺街小劇場執行長容淑華說:「從來文化這種東西,都是從底層往上累積,而不是由上往下建置。」不過李永萍局長仍表示:「唯有當文化產值增長,才有可能說服中央撥出更多的預算。」我不知道這兩者當中有多少矛盾,以及決策的輕重緩急之分?

想到去年「穿過劇場的玻璃」影展,我看的《河堤上的鼓手》(2003)和《夜太陽》(1995),前一部是法國陽光劇團(Theatre du Soleil)的 劇場影像作品,後一部是該團的紀錄片。影片中,他們在固定的空間裡生活、團練、排戲、製作、直到演出,我想像如果自己親臨現場,看見的或陰N不只是一齣好 戲,而是一群人在一個特定空間深化的軌跡。還記得在看完《夜太陽》那天傍晚,我站在南京東和中山北的十字路口,用手機傳簡訊給一位劇場工作伙伴:「如果不 能做到陽光劇團那樣,就不要做了!」幾分鐘後對方回:「是啊!就拼拼看吧!」

於是我暗自打了一個主意:到這公共論壇上,跟文化局長,要一個空間吧!

會中
在劇場空間裡,開一個文化政策討論會,真是個有趣的安排!舞台中央主座兩張,中隔一盆如假似真的鮮花,兩側繞}十多張席位,圍成了一個半圓;劇場燈光打得氣氛十足,加上配樂,簡直像是準備要看場「表演」!當然,坐在觀眾席的我,可能也是演員之一。

2007牯嶺街公共論壇(I)的主題是——「如何形塑一座城市的意象?」事實上這個題目訂得教人玩味,因為它比較像是公家單位會出的「官方指定題」,就是用來作秀的那種,而不似王墨林在論壇說明中所寫的那樣火辣刺激,直指〈「文化」預算有多少落實在「文化」願景上?」〉,認為「做官的,不要把我們都當做白癡一樣!」。再者,主辦單位請了12位藝文人士與會(實到10位),每人丟出一個論題作為討論,向局長「陳諫」。因此,可以推測這是一次「府民相見歡」,而非針對實質問題進行討論、改善、解決的會議。

論題報告摘錄:(依發言順序)

1. 紀慧玲(資深劇場工作者)
撰文〈藝文展演空間的形塑與運用〉,文分1.籌建表演設施2.社教館的再打造3.補助機制的問題4.舊城文化的重建等四項。
針對實質、具體的作業議題,提出可行的建議。

2. 黃孫權(破報總編輯)
認為政府只有以文化治理的方式收買認同,而沒有文化政策。
質疑文化局決策人員的編制,並提出「人民能夠參與文化決策嗎?」
以法國亞維儂為例,認為當局應以同一批人來規劃執行,才能有所累積。

3. 容淑華(牯嶺街小劇場執行長)
認為文化的形成乃由下而上,故政府應提供基層創作者成長的空間條件。
應針對年輕的、獨立的藝術工作者提供協助。

4. 紀蔚然(台灣大學戲劇學系主任)
認為「壞藝術比沒藝術糟」,以碧潭、古亭捷運站的公共藝術為例。
質疑政府當局的美感水準,任由糟糕的作品充滿市容。

5. 吳瑪俐(藝術家、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認為先建立價值觀念,才能導引出好的城市文化政策。以自己作為文化局評審委員為例,表示在公部門結構中,無力影響政策方向。
提出「不參與任何政府運作」,作為對抗體制的方式。

6. 王俊傑(複合媒體藝術創作者、資深策展人)
提出資源分配、資源取得的困境,以北美館雙年展策展為例。

7. 王嘉明(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編導)
認為政府單位的政策執行皆以硬體業績為重,忽視軟體建置。
空間運作的問題(如華山),場地修繕問題,以圓場Ospace為例。

8. 王派彰(影展策展人、電影學者)
強調「責任制」。選定負責人規劃執行活動,使權責有所歸屬,而非踢皮球。
以影展的舉辦為例,說明公共活動經常演變成「為了做而做」。

9. 蔡崇隆(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
以成立職業工會為例,說明政府、政策的僵化運作。

10. 鄭小塔(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秘書)
以工會運作的實際問題為例,如修繕、場地使用權限等,說明與公部門打交道的問題

(南海藝廊創辦人黃海鳴未能趕到,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無故未到。)

論提發言約兩個小時,休息十分鐘後,文化局長李永萍做了回應,並進行現場交流。由於無法鉅細靡遺地記錄,因此將李永萍局長的回應,做重點摘記:

◆文化藝術活動不再以「招標」形式進行,而採「基金會」模式處理。文化局的任務就是給錢,實際辦理則全權交給基金會進行。
◆同時針對基金會設立「監督」的機制。
◆訂立「文化投資績效評估指標」,杜絕資源濫用。
◆於2007年後,保證進行閒置空間的再利用,釋放空間給藝文團體。
◆除了既有的「環評會」,擬成立「美評會」,進行公共設置的美感評議機制。
◆文化局政策目標將以增進文創產值為要,提升文化消費人口,因為沒有產值就要不到更多的預算。
◆設立資源整合窗口,提供藝文人士所需的服務。以籌設電影委員會為例。
◆請民眾多利用局長信箱、市場信箱反應意見,且文化局網頁提供了豐富的相關資訊。
◆由於文化局2007年的計畫已訂,故所論及的諸多措施需至2008年才能實際進行。

交流座談時,我提出三個問題:(1)閒置空間釋放的問題(2)各項承
諾必須給予時間表,以免政府不斷利用政策騙人,如華山、樂生等案例(3)如何能夠追蹤今天討論後的實際進行狀況。第一項局長有所承諾,第三項局長說文化局網頁可以查到,至於時間表,自然避不可談。

會後
事 實上在我內心還有很多的疑問未能提出,包括這樣一場「公共論壇」,文化局是否有專人紀錄?所提及的政策、口頭的承諾,是否有其延續性,還是說過就算?網路 上的「文化白皮書」還在92-95年,我們的新局長真的上任了嗎?另外我也很好奇,牯嶺街小劇場是否有舉辦「公共論壇(II)」的打算?

有 人認為,牯嶺街會辦這樣的公共論壇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這也不是他們「應該」做的,何需再要求更多!就像有人會說,有文化局補助就已經很不錯了,以前還沒 有文化局給錢呢!在交流座談的時候,政大教授郭力昕認為「不應該把太多期盼加諸文化局,把文化局、文化局長的責任上綱」。但我認為,文化局沒有提出具體的 文化方向、政策計畫,沒有將現階段文化局所面臨的局勢做概面的分析說明,因此民眾並不清楚施政圖像。綱紀不見,何來「上綱」的問題。難道市府當局不應該先 領方針,再收建言嗎?再者,拿「以前沒有文化局」、「以前比現在還苦」作為開脫,這種「政績」,令人質疑溝通的誠意、施政的決心。

打開台北市文化局的網頁,點選96年1月重要成果,看著新局長滿滿滿的行程,又要開會、又要協調、又要剪綵、審定、聽報告,不禁想:這是否真要累死好人!又想,那麼這齣「牯嶺街公共論壇(I)」,不知道會在2月的行程列表裡,化為一行多重要的成果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