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戲劇、戲劇史

作者:莫兆忠(澳門劇場編導)
站台:chong+neng=忠+寧

兩年一度的華文戲劇節正在香港舉行,一九九六年夏天,「華文戲劇」這個概念正式被北京、台北、香港、新加坡及澳門五地戲劇界代表的認可,並將當年的「中國戲劇交流暨學術研討會」正名為「第一屆華文戲劇節」,如此又十年了。

十年的經驗,有沒有累積出一些對「華文戲劇」這個概念,以及「華文戲劇節」這個活動的反思?

華文戲劇的概念

首 先提出質疑的是林奕華,他早在九八年就對「華文」這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與質疑,「華文」這個概念在文學上可能較易理解,然而將之置於劇場的語彙中,「華 文」就會變成個自我收窄的範圍。因為在廣義的「劇場」而言,已發展出形體劇場、多媒體劇場、舞蹈劇場等不同的形式,包括「華文」在內的語言,並非唯一的表 演形式,也不是所有劇場演出都包括用文字寫成的劇本,「華文」這條界線之外,是一個更廣闊的劇場世界。也部A「華文戲劇節」此一概念本來就是一條很清晰的 界線,它所包括的就只是以華文寫作的劇本為中心的劇場演出,所以,林奕華提出的疑問,其實是問為什麼是「華文戲劇」而不是「華文劇場」? 

「戲 劇」一般被理解為以對話為主,以文字劇本為中心的演出,而「劇場」則包括一切具有觀演關係的表演,對後者而言,有無劇本或是否有語言也並不重要。然而,並 不是所有學者/地方,都對這兩個概念嚴格地區分開來,所以「華文戲劇節」經常都存在著一種「包容性」,也同是「含糊性」。以四年前在澳門舉行的一屆而言, 石頭公社的《拾遺記》被選為展演節目之一,就引起過一些爭議;《拾遺記》是一齣澳日兩地藝術家合作的環境舞蹈劇場,在當年無論從演出的水平或獨特性而言, 都可成為澳門劇場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將之放在「華文戲劇節」的節目單上,馬上就有人質疑,究竟這種以肢體表現為主的劇場演出,是否稱得上是「華文戲 劇」?它代表了澳門劇場界的水平,但它是否可代表澳門華文戲劇的特點?當大家打出「包容」或「多元」這張王牌時,一切狹義上的標準似乎都不再重要,然而這 種「包容」或「多元」,卻恰恰是導致「華文戲劇」一直身份含糊的原因之一。

多元的代價

當代劇場的發展,一 直有兩個不同的面向,以圖像為主要傳播模式的肢體和多媒體之外,其實一直被人忽略的還有劇本創作上的推陳出新,所謂「忽略」,只是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引進 外國劇場新思潮時,過於偏重六十年代歐美劇場的前衛模式,其實新的、具創意的劇本創作,在歐美地區一直沒有被遺棄,好像德國彼德.漢克《冒犯觀眾》系列的 獨白劇、法國戈爾德思帶著古典神秘主義的夢境劇;女性作家方面,上月才有香港團體引介的英國劇作家莎拉肯恩,甚至蘇珊.桑塔格的唯一劇作《床上的愛麗思》 等,都是近二十年來歐美的優秀劇本創作。可見好劇本一直沒有缺少過,只是我們一直沒有重視過而已。當世界劇本創作的方向和形式,正在不斷發展之際,我們對 華文戲劇的評論和研討,還停留在該不該保留劇本的話題上,這說明是評論界的視野狹窄,還是華文戲劇發展的整體滯後?  

其實這十幾年間, 香港、澳門、台灣和內地的劇場界都有很多不同模式的交流,例如「教育/社區劇場」、「小劇場」、「肢體劇場」等,各有十分突出議題,再加上近年如非常林奕 華和進念等香港劇團,長期跟北京、上海和台北等地的合作關係,以至「華文戲劇節」的「包容性」愈大,其獨特性只會愈低。或者,這個節需要老老實實地回歸到 「華文戲劇」這個原位上,從新面對華文劇本創作的議題;必須面對以劇本為中心和非以劇本為心的演出,應同時存在於劇場之上,不是誰取代誰的問題。與其討論 誰是主流正宗,倒不如堅定自己的立場,回到華文劇本創作中未被發現或深探的題目上。過去十年,不同主辦地區似乎都對「華文戲劇節」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大部 份都將之辦成展現地區「戲劇水平」的匯演,甚至結合旅遊消費項目去辦,這的確可看到每一個地區的創造性和戲劇文化,但「華文戲劇節」的核心,卻漸漸轉移到 「戲劇節」或「節日」,而非「華文戲劇」。看起來包含的元素很多,卻漸漸失去了自身的個性。也部A這又正正反映著各地的文化轉向。

香港戲劇展

為 紀念中國戲劇一百周年,又逢華文戲劇節的舉行,香港戲劇協會在香港大會堂展覽廳舉行了一個名為「戲.遊──香港舞台中國情」的展覽,展覽廳分成三個區域: 海報區、互動區和戲劇史區,如果顧名思義,「中國情」應是展覽的主題,「香港舞台」則是展覽的內容,據說展覽搜集了近三千件戲劇文物,最後選出三百多件實 物、四百多張海報作展示。的確,陳列櫃中都極具歷史價值的劇本、宣傳品、雜誌訪問、道具、舞台模型等,令人有目不暇給的感覺,老劇人的訪問錄像更是重要的 戲劇史料。可以肯定的是,是次展覽的資料是豐富的,資料搜集過程之艱辛也可以想像,只是在這有限的場地中,展出如此多的材料,既要展示「香港舞台」,又要 有「中國情」,這可苦了策展者,也令我這戲劇愛好者,看得不夠盡慶。不禁想,如果這不是一個短暫的、資源如此有限的展覽,如果香港像倫敦一樣有個作為旅遊 景點的「劇場博物館」,這個「香港舞台」、裡面懷著的「中國情」,可以如何走向「完整」。首先說說「香港舞台」,展覽中明顯則重於二千年以前的主流劇場, 香港話劇團、香港戲劇協會、香港演藝學院成了展覽的主體,另一個重點則是由演藝學院培養出來的影視紅星,以及影視紅星參與的舞台演出,這些資料當然有其重 要性和代表性,也能夠令一些平日很少接觸劇場的市民,更易了解香港戲劇對培養演藝人材的貢獻,然而觀賞者恐怕不能在這個展覽中,看到一個更完整的香港舞 台。至於「中國情」這一主題,也令我對展覽多了一重思考,一九○七年李叔同和歐陽予倩等在東京成立春柳社,標誌著中國現代戲劇的開端,而中國戲劇的發展, 也從此緊扣著社會、政治的變遷,然而,現時展場的佈置可說是將「中國情」和「香港舞台」一分為二,「中國情」部份大概就是一個曹禺在香港的專區,加上仿中 國舊家庭佈景的互動區,至於中國、香港戲劇的發展跟中國社會變遷的關係在展覽中卻未見聯繫。如果在不同年代、不同題材的作品、活動資料旁邊,加上一些相關 的史料作對照,或釦饈鉈i現「香港舞台」應有的歷史厚度。

戲劇資料

看「戲.遊──香港舞台中國情」展覽, 讓我想起了兩件事情,第一是倫敦劇場博物館,雖然這個劇場博物館剛宣佈於今年一月關閉,但卻曾經是我留連忘返的地方,博物館位於倫放西區(劇場區),四周 都是劇院,也就是旅遊名勝科芬園的旁邊,裡面不但放了很多今昔劇場演出的圖文資料和用品,更重要是具有很明顯的教育弁遄A遊人不但可以透過錄像和細緻的歷 史資料,了解為什麼倫敦西區成為今日世界有名的劇場區,更在周末和不同的假日舉行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導賞,有化妝師以互動形式介紹和示範舞台化妝、有人在為 小朋友說故事,更有劇團以戲劇演出來為遊人導賞,前後去過三次,每次都有新的發現,看著西區從二戰至今經歷的變化,不但看到倫敦商業劇場的發展,也從側面 認識了這地方的經濟和文化如何在歷史的大流中角力與融合。一個地區能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劇場博物館,除了它是一項有經濟價值的文化產業外,也說明劇場藝術已 成為這地區一種有代表性的文化,若果幾十年前,沒有一班具視野的文化人和商人共同爭取,倫敦西區現在或者只不過一條在唐人街附近的食街和名店街,不會每年 有無數旅客前來朝聖,來欣賞時刻都在上演的大型音樂劇。回看這個由香港劇協和香港歷史博物館主辦的「戲.遊──香港舞台中國情」展覽,它對香港戲劇史的書 寫,應該是有意義的,透過這次展覽,結合了很多來自四方八面的珍藏與文物,為香港早期戲劇史的編寫,集合了釵h難得的材料,然而材料畢竟只是材料,如何彙 編成「史」,卻仍雖多花一點心力,而不能只滿足於眼前埋積如山的物件,一個展覽或者一個博物館也好,它的弁鈶雩茪ㄓ謕颾i示很多有趣的、有價值的資料,它 還應該是一個教與學的場所,在展覽中,我們不但認識了這個展品,還可透過展品或展品之間的聯繫,看到展品背後的社會脈絡,所牽繫的歷史、文化意涵。香港的 戲劇,當然不應跟倫敦西區作比較,然而,香港要建立一座劇場博物館,卻有其自身的文化意義。

戲劇史

跟澳門 相似,香港現代戲劇得以發展,主要是由於抗日戰爭的爆發,大批文人和演藝人來到港澳謀生或宣傳抗日,然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戲劇發展模式卻趕過澳門, 走向了多元化。一九六二年,從美國學戲的鍾景輝返港,將不同流派的歐美劇種帶回香港,擴闊了舞台美學的可能性;七十年代末中英劇團和香港話劇團成立,經濟 起飛、八十年代初開始的主權問題,再加上後來香港演藝學院的成立,小劇場和小型專業劇團的興起,到了九十年代末,香港已形成華人地區中一個相對多元而成熟 的劇場生態。所以上文說到「戲.遊」香港舞台展未夠完整,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它未能凸顯香港舞台的多元性,這個多元不是純粹的「多」,而是這個「多」裡 面,大部份的劇團都有一個清晰而堅定的發展方向,各自有很清晰的身份和價值認同。

然而,有趣的是,一九九九年,澳門戲劇界終於趕及於回歸 前出版一部《澳門戲劇史稿》,反而,發展相對成熟的香港和台灣,卻一直只能出版一些「概況」、「口述史」、「訪談錄」,至今仍然未有一部比較的完整的「戲 劇史」,這算不算是澳門戲劇界的「驕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從量而言,澳門戲劇的資料搜集當會比港台兩地容易,然而,澳門戲劇至今也只能出版一部自感不 足的「史稿」,可見即使小如澳門的劇場,要寫成一部史也不是易事。何況,歷史的書寫,更牽涉到一個「權力」上的問題。當年我曾經為澳門這麼快就能出版一部 「戲劇史稿」而感到欣慰,看過這「戲.遊」香港舞台展後,卻令我對此事有了一些很「不確定」的思考。

當一些事情,跟一個社群的歷史和集體 回憶有關的時候,就會讓人思考「歷史」由誰來決定?誰決定如何保存這些「集體回憶」?誰決定什麼要保留?誰決定什麼要除去?一個真正「多元」的群體,絕不 輕易讓單一的權力單位去決定這一切,看看香港的「天星」、「皇后」,看看澳門的「下環街市」、「藍屋仔」、「東望洋燈塔」,寫就一部歷史,或一部戲劇史, 是容易的好,還是困難的好?

(原載於澳門日報,新園地,眾藝館)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