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摩的異想世界》

法國萌荷舞團《拉摩的異想世界》作者:海牙
站台:Notre Temps

日期:2007‧6‧14‧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團體:法國萌荷舞團(Compagnie Montalvo – Hervieu)

一直,我對法國的作品有些害怕–因為看過幾個法國來的表演都讓我接受度很低。原本想直接跳過萌荷舞團,後來無意間看到網友dancesuki的推薦,所以還是買了一張3F的票賭賭運氣。結果,懊悔ㄚ!我應該買1F的!這個演出實在太棒了。跟當年看Slava《下雪了》的遺憾一樣,真恨不得是坐在王座好好欣賞啊!

《拉摩的異想世界》跟《下雪了》是不同元素的表演,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適合「闔家觀賞」,而且尤其適合對表演不熟悉的觀眾觀賞。看這種演出,你一定不會害怕表演藝術,而且還會愛上他呢!這些優異的演出讓你知道觀賞表演不分年齡、身份、學識,只要帶著開放的心,就可以隨之舞動、滿載而歸!

《拉摩的異想世界》今年要去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演出,台北的觀眾算是搶先看了。愛丁堡藝術節雖然是大眾口味,但我還是沒想到《On Dan[i]f[/i]e》這麼「普羅」。是地,它跟我們常看的芭蕾舞、現代舞表演都不相同,基本上可以說是以Hip-Hop及動畫投影為主(這是我當晚觀賞的簡歸)。

兩廳院的宣傳及PAR對作品做了相當的介紹,有興趣者不妨自己去找文讀讀。下面我只簡單地說說我喜歡它的原因。

喜歡的原因很簡單,我非常喜歡它所運用的音樂(法國巴洛克晚期作曲家拉摩的音樂+各種動物、口技聲音+其他聲音元素)及它處理舞蹈的方式、它的動畫創作及幽默。

舞蹈部分,我的確沒想到它這麼地「不現代」–我指的是台灣常看的各式各樣的現代舞。對《On Dan[i]f[/i]e》來說,舞蹈就是舞蹈,沒有分成芭蕾、現代、Hip-Hop、非洲舞、踢踏舞、佛朗明歌舞etc.。就像它作品裡面所講的:「我這樣動也是舞蹈…」。是的,扭腰臏v、隨音簞吨]是一種肢體;編舞家在闡述他(她)的舞蹈/Body的概念,就像裡面的表演者所「談」的、表演的,舞蹈改變了。誰說,一定要這麼嚴肅、這麼菁英式呢?(雖然我的確是被菁英式教育養大的)。

《On Dan[i]f[/i]e》的舞蹈處理方式,是我最欣賞它的原因之一。當然,他的Hip-Hop實在表演的太棒了!而且跟巴洛克的音樂搭配實在棒極了!動感而熱情洋溢。看《On Dan[i]f[/i]e》一點都不會想到我們平時在路邊看到的街頭嘻哈舞蹈之觀感,而只會被它跟音樂的緊密結合所迷惑住。編舞家將Hip-Hop轉換為一場極致的表演是非常成左漲a方!!看到《On Dan[i]f[/i]e》真是忍不住想叫所有朋友來看看它,尤其是常在兩廳院廣場前練舞的青年朋友更應該來看這場演出,我想你們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哇,Hip-Hop可以做到這樣!

除了巴洛克音樂搭Hip-Hop,各種口技、動物聲音配上肢體的律動也是一絕。
生動活潑、靈巧幽默,簡直把身體跟聲音的結合與玩法show出了最高趣味與魅力。一直以來我喜歡舞蹈就是因為身體的自由與魅力,《On Danfe》讓我再度地看到了這個美麗的成果。

還記得在「偽名宅」那一夜我說到「10分鐘」見生死的事,這個演出做到囉!my friend!

《On Dan[i]f[/i]e》的動畫原先是我比較期待的地方,但事實上還ok(意思是沒有「超級surprise」),或陶o跟我坐在3F的位子有關吧。不知坐在1F是否會有不同的想像?不過整個作品的動畫銜接還真的蠻有趣的,有時候的確帶給人一些驚奇,其中它的「幽默」也不時讓人露出會心的一笑。看這個作品還真讓我對法國的作品改觀,如果都這麼有趣,那我一定常捧法國的場。 ^_^

至於節目單說的「馬戲」?是指動畫的一堆動物部分嗎?這部分我沒有特別的感興趣與注意。人的「動」、音樂還有整個作品的節奏、處理比較吸引我。:P

雖然看完《On Dan[i]f[/i]e》心裡是「沸騰」的,但還是不免要說一下小缺點,整個節目90分鐘、無中場休息,感覺稍稍長了一點。可能因為有動畫、也很精彩,90分鐘下來會覺得「稍有負擔」。另外,它並沒有像當初DV8《Just For Show》的緊密度,偶爾,還是會有讓人「停下來」的空檔。或部A這部分是有些可惜的。(不過不影響我對節目的評價囉! ^_^)

節目單說《On Dan[i]f[/i]e》是「今年最令人開心的舞蹈演出」,Yes,我完全贊同!因為我的心滿滿地被它取悅了。走過羅斯福路的路口,我心裡想的是巴洛克的音樂及那令我迷炫的Hip-Hop,身體不聽使喚的一直動著呢!

有機會我要去找出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的音樂來聽聽。雖然感覺很滿,但還是想看看沒了舞蹈,我是否還喜歡它。

更甚者,萌荷舞團的表演,我一定要再看! ^_^

如同剛剛跟朋友聊的,這個演出,我可以給出90分。不只因為我喜歡。也因為它再度符合「適合很多人看的表演」這個標準。「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再次浮現我腦海…。

不過誰可以告訴我,跑到1F觀眾席的那群飄在空中的馬,技術上到底怎麼做到的??很好奇耶……。

PS:極度推薦PAR 6月號的專文介紹。對舞作內容有很詳盡的描述。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