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照今,從今溯古《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

文:薛西

書名: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
作者:胡志毅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2001.10)

戲劇與神話/儀式的關係本來即是明明白白,比如古希臘的酒神祭或中國的神廟民俗,皆將戲劇逆時還原,回向歸宗,安入古老的起源位置。但這本書是在既定的「戲 劇v.s神話/儀式」之認知基礎上,跟隨由弗萊正式界定的「原型批評(archetypalcriticism)」,構築一個獨立的戲劇批評方法論的框 架。而按作者的期部A這不僅可表現在戲劇的儀式研究,亦可表現在針對戲劇的本體和文本研究上。

弗萊「原型批評」的兩大支撐系統,一為弗雷澤(著名作品為《金枝》)人類學,一為榮格心理學,它最初是以反「新批評」的姿態出現,同時因為它採取一種超歷史超社會的視角切入,故與社會批評呈現南條北道的斜角關係。

本書共分三編九章,以「1-3」的比例平均分布,分為「戲劇原型的生成」、「戲劇原型的本體」、「戲劇原型的體驗」,從起源、類型、演員乃至觀眾等九個層面加以探討,中西文本均納入分析,是一種通包式的書寫架構(不過通包式架構的缺點便是很有可能也成為簡略式的)。

回 到台灣的區域觀點觀之,倘若「原型」之研究如作者所說等同「戲劇人類學」的研究,倘若「原型批評」可以做為闡釋戲劇的新方法,那麼對於屢遭斷裂的台灣劇場 而言,這方法如何成為可能?需要如何程度的戲劇人類學之考掘?甚麼樣的作品適合以此方法闡釋(台南人劇團或金枝演社的古蹟/環境劇場?優劇場?還有嗎?) 又,我們該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原型批評」(如果是有必要的)?還是說,它又將淪為一次對於西方批評理論的服從,主體依然浮沉?

不過,坦白說,我對羅蘭巴特式的神話學的興趣應該還是比「原型批評」的好奇來得大多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