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性小劇場經營之迷思-以牯嶺街小劇場為例(上)

本文作者容淑華,發表於2007年11月22日表演藝術聯盟所辦「台灣劇場經營研討會」,經作者同意轉載於每周看戲俱樂部(欲轉載請洽原作者)。

「小 劇場」的經營自1997年開始至今也歷經將近10年的光陰,這一篇論文主要以作者擔任執行長一職(2005年7月1日至今)來回顧「小劇場」經營的現況狀 態。身處於一個處處講求消費文化的時代裏,我想從以下兩個面向來分析「小劇場」在文化生態中的處境和矛盾,一:公部門對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認知,二:非營利 組織的經濟成本效益,希望可以提供未來營運者和主管單位在共同面對「小劇場」經營時可以有個基本的對話基礎,避免重蹈覆轍。


一、前言

「牯 嶺街小劇場」(以下簡稱「小劇場」)興建於1906年日劇時期。幾經轉變於1997年由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移交給市政府新聞處,當時由「台北小劇場聯盟」爭 取到該處作為小劇場之用,讓台灣小劇場開始擁有自己排練與展演的空間,新聞局將其規劃修繕並命名為「中正二分局小劇場」,委由「台北小劇場聯盟」 經營。1999年11月6日文化局成立,「中正二分局小劇場」再由新聞局移交給文化局,並正式更名為「牯嶺街小劇場」。2001年文化局首度以OT (Operate-Transfer)方式對外徵求經營者,委外單位一次簽約有三年的經營權,該場地於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由「如果兒童劇團」 經營,三年約滿,「如果兒童劇團」不再參與經營。目前由「身體氣象館」負責經營管理,合約自2005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身體氣象館」前 團長王墨林先生邀集作者和一群劇場、藝文與建築工作者共同組成牯嶺街小劇場經營管理處,並聘請專職人員負責處理「小劇場」之相關行政與技術事務。後附經營 團隊組織表。
「小劇場」的經營自1997年開始至今也歷經將近10年的光陰,這一篇論文主要以作者擔任執行長一職(2005年7月1日至今)來回 顧「小劇場」經營的現況狀態。身處於一個處處講求消費文化的時代裏,我想從以下兩個面向來分析「小劇場」在文化生態中的處境和矛盾,一:公部門對閒置空間 再利用的認知,二:非營利組織的經濟成本效益,希望可以提供未來營運者和主管單位在共同面對「小劇場」經營時可以有個基本的對話基礎,避免重蹈覆轍。

二、公部門對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認知

傅 朝卿(2001)指出,大部分國外先進國家對空間改造再利用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古蹟和歷史的保存,並有活化建築物概念的行成;其二是社會經濟產業結構之改 變,使某些特殊產業類型的建築無法適應變遷而閒置,但稍加修繕仍有再利用的價值 。台灣在80年代戒嚴之後,社會、政治與經濟的轉變,也連帶產生了空間解放與空間重組的現象。從傳統農業社會漸轉至工業社會,人口的移動也漸漸形成新的都 市樣貌,有些建築物因著都市發展而紛紛被拆除,似乎也拆解了民眾的集體記憶,政府對於歷史建物的態度也模擬兩可,於是乎,有專家學者急切呼籲歷史古蹟與建 物被保留的重要性,也使得原本廢棄不用的房舍得以展開新的面貌和生機,連接過去的歷史和現在當下的活化歷程,也對未來文化產生想像,閒置空間就在這樣的情 況下背負著時空中介的角色,它不再只是一個空間,其意義遠遠超過展演活動空間而已,還承載著社會文化、藝術美學、個人與社會對話,例如,紅樓、牯嶺街小劇 場、台中20號倉庫等。

所以,「牯嶺街小劇場」就不能只是以單一的一棟建築物來看待,其建築有著社會歷史發展的脈絡,其地理位置 銜接文化與教育的發生與發展,位於南海學園規劃的區域內,前有楊英風美術館與郵政博物館,後有以小吃聞名的南昌路段,鄰近還有藝術教育館、228歷史文物 館(原美國文化中心)、歷史博物館、植物園、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建國中學等,人文學術風氣鼎盛。如何藉著和社區資源的關聯性整合教育、藝術與文化,讓小劇 場藝術風貌和人的生活是緊密相連。
這棟屬於公家的歷史建物如何透過民間經營管理的方式,讓民間團體達到充分發揮民間的文化創意和民間的組織活 力,以「小劇場」為例,它必需扮演更明確的角色,也就是必需更有計畫性的辦理各項活動,擴大參與人數,也讓每個參與者都可以從過程中有所收穫。所以,經營 團隊自訂的管理目標:

依據「牯嶺街小劇場」的使命與定位,我們從以下4個觀點展開計畫與管理目標:
1、從地理環境角度:週邊的環境所形成的教育及文化區,以及淡水線捷運站之便利,小劇場正位於其間,可以作為文化藝術的轉接點,從植物園區到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從國語實小到台灣大學形成一幅文化地圖。
2、從藝術的角度:建築物所散發歷史的意義,建築結構的空間特殊性,提供釵h人「夢想」及「靈感」的出處,找到通往藝術之路的入口。什麼樣的藝術形式都可以被接受,使小劇場成為一個嶄新的人文與藝術的共生與融合地點。
3、從教育的角度:在這樣特異的空間,一種當代藝術的產生,屬於類文化公共財,必須與大眾分享,使小劇場成為型塑公共文化的實際場域。
4、從組織與策略制定的角度:小劇場經營策略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構思,透過有架
構的組織去執行與掌握發展過程,留下歷史紀錄資料,因此,管理的方法與執行
工作流程,應有所講究。
5、管理目標:讫建立組織營運規範,岂拓展小劇場的公共文化與論形象,财變成人文薈萃聚集的焦點,贡形成無形無邊的文化版圖。

假 設這些計畫目標和公部門所設定委託經營的方向是相同的,那麼公部門應如何與民間團體共同攜手爲廣大的社會民眾創造出良好的文化環境?積極推動建物所在地的 人文地景成為都市文化中的一個有特色景點的區域。營造文化地景是文化內容長期累積的結果,這裏暫時不談。先談建築物本身管理所面臨實際問題,可以解決的問 題,卻因為公部門對個別閒置空間的館所了解程度不一致,以至於造成對各館所的協助往往無法解決實質上的問題。
以「小劇場」為例,牽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何透過定期維護修繕以維持建築物本身基本建構的安全和保存;這個問題對經營團隊而言困擾最大,也是公部門與經營團隊對閒置空間再利用會產生意見分歧的地方。

待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