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為什麼沒有工會?(為什麼要有?)實況紀錄

時間:2008年1月20日(日),
下午3: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2樓會議室

怕辣主題:劇場為什麼沒有工會?(為什麼要有?)
出席:王 墨林、郭鎮維(牯嶺街小劇場),麥雪玲、李家偉(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賀湘儀(三缺一劇團)、林胤瑋,劉柏欣、黃亭瑋、王榆鈞、黃緣文、黃思農(再拒劇 團)、吳明宛(中正大學社會科學勞動關係研究所)、盧莞宜(小鼻屎)、楊舜彬、小琦。瞇、薛西、輯米、wei wei、Joe、coolmoon(每周看戲俱樂部)。
後續討論:怕辣網上論談群組

1.工會功能之一:掛勞健保。
劃線字為七嘴八舌時丟出的問題和回答。

薛:TATT(台灣技術劇場協會)試圖成立劇場技術人員的工會劇場工作人員,但過去兩年都被勞委會打回來,專家意見是說請他們去加入別的類似的工會就好,其實那些工會跟TATT、劇場技術人員的屬性都不符合。

宛:也沒有舞者這種行業別。對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勞動關係感興趣,特地從嘉義中正大學專程趕來。

在場人掛勞健保調查,發現目前劇場人可以加入的工會有:台北縣藝文工會、台北市藝文工會,或劇團(如牯嶺街小劇場的行政人員、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宛:工會的目的,勞健保是最基本的。積極層面則爭取權益,如職業災害方面的補助。例如舞蹈人也沒有工會,跳舞受傷只能申請運動傷害理賠;但運動傷害跟職業傷害還是不一樣。另外可能是觀念問題,從事藝術工作者認為自已是藝術家,而不是勞工。

2.最低薪資的訂定。

李:燈光crew一天600元,剛畢業這個價錢,老資格也不會超過800元。最後crew人才就流失了。

米:以港戲劇職業人員,多兼教學。而公定剛畢業演員一個演出費最低8000港幣起。
wei:劇團要付演員一定薪資,因此劇團也多兼顧商業製作。

那麼台灣商業劇團的工作人員呢?他們是否也有組工會的需要?

墨:這樣的問題應該請表演藝術聯盟,紀錄片工會來參與。

Weiwei:排演受傷算不算在勞工保障中?通常劇組工作人員都是進劇場後才有保險,但劇場之外的排練期間,都沒有任何保險。

宛:這部分勞基法有規定,算職災,由投保單位理賠,非業務合作單位。

目前狀況:小劇場工作者的工作範圍,最低工資、價格標準,以及技術檢定的制度,都缺乏。

3.工會組織表示小劇場要進入體制內?

產業工會,職業工會。各別職業,如演員工會、導演工會、編劇工會、劇場技術人員工會,依法都可成立工會。但是小劇場到底算不算一項產業?

墨:我勸你們不要組成工會,組成小劇場聯盟,爭取社會資源。

藝術學校的教育裡也沒有相關勞工教育。

農:也酗p劇場需要先有類似小劇場聯盟這樣的組織爭取資源,才能穩定的發展,並透過工會保障劇場工作者的權益。

緣:老實說小劇場產業並沒有發展起來。

講到產業化,誰靠劇場維生?

宛:但制度越不健全,職業環境越不穩定,人就越不敢以此為職業。

小劇場到底要不要在體制內?

李:有人說燈光Crew不過是講英文的水電工。一般水電工有證照,但劇場燈光工作人員則沒有證照規定。

純藝術無法生存嗎?

宛:這部分需要劇場行政來處理,但幾乎所有人進入劇場都想要做藝術,沒有人是為了想做行政。

4.退休金 ?

co:目前趨勢,即使一般行業,釵hfreelance都領不到退休金。
李:像日劇派遣女王。

所以需要的是工作仲介和經紀?

mi:依新制勞基法,作滿二十五年有退休金,以最後三年的平均保費級數為基準,乘20。
米:最高兩百萬,那要最後三年的勞保薪資級數很高。

農:運行不良不管小劇場聯盟或工會,任何組織都可能是空轉的。

應該從大部分人的需要上,尋找集體需要的串連。

5.劇場工作者需要甚麼?先講大家的共同需要,再去討論成立怎麼樣的機構?

郭:未來的保障、包括退休金。
緣:希望有劇場導演和表演,這種行業的存在。有職缺,能夠輔導就業。

wei:林懷民說他成立雲門的原因之一,就是看到沒有人能夠將舞團職業化,因此,他朝向這個目標前進,現在,他創造了雲門三百多個就業機會。

農:劇團、劇場都能被認定是一個職業,甚至可領失業救濟金。

發失業救濟金規定:原收入六成,最多領半年。有一定的工作年資。

為什麼不能憑扣繳憑單,政府認定你是個有工作的人?我們連貸款、辦信用卡都有問題。

小四:希望享有勞健保,以及退休後的保障,另外基本薪資提高。

榆:我很不懂談pay,所以買希望有類似經紀人、派遣公司。

即使有其他配套如:認定標準,證照制度等。比完全沒有規則好。

宛:希望從事行政。作藝術的人總希望自己在單純的藝術創作上,但現實面還是要友人處理。如果有堅強的藝術行政人員,就可以實際地討論工會成立。

胤:在小劇場個人就是團體,團體就是個人。但前陣子,連果陀碰到颱風停演,損失賠償也無法可依。工會對劇團的幫助和約束又是甚麼?

小鼻屎:以我經驗創作的流程,我要作一齣戲,就要成立一個劇團,好申請經費,不然就借團,以至於現在都是一個團一個導演。第二就是,建立團體的話,代表文化產業對社會發言、澄清,阻擋社會的誤解和傷害,例如從前《旋》演出裸體被媒體渲染,導演還下跪……。

亭:希 望可以有更多的劇場空間被釋出,透過劇團的在地經營,提高自身的素質之餘,解決小部分的經濟壓力。之前劇團在尋找非正規劇場空間演出時,遇到很多問題,而 事實上台灣目前的演出場地的確不多。另外一方面,對於部分劇場工作者來說,所負擔的經濟壓力包含房租,居住在一個空間並定期有所回饋,可以減輕他們的經濟 負擔。目前劇場生態都在演出前密集排練,較少一群人長期聚在一起工作,甚至長時間跟一個空間工作,但這是我所期待的…

馬力:以員工的身分在劇團裡面,希望有最低工資的保障。政府可以提供小劇團業務,協助菊團發員工薪資。另外藝術行政無名無利太卑賤。覺得這些問題缺乏宣導,一經討論才發現複雜。

wei:呼 應前三位所說。並補充上次怕辣論談有人提到,香港榮念曾所主持的一個機構,他們作為文化政策的對應窗口,當政府有任何相關政策時,這個機構便會將訊息傳遞 給藝文參與者,並將參與者的回應上傳給政府單位。作為一個民間藝文工作者以及政府間的橋樑,我們實在需要這樣的窗口,因為民間的藝文工作者跟政策離得太遠 了。

李:我有領月薪,跟小劇場有點距離。作創作?政府付錢給你作創作嗎?最近淡水規劃藝術村,但你想會輪到你我這些劇場工作者嗎?應該會給某國外藝術家或名人。我有個學生說志願作劇場編劇,我問他台灣有誰花錢請別人編劇?哪個劇團買劇本?

斌:我幫瘋狂作影像才跟劇場結緣,那一次我自費一萬隨劇團去青島演出,沒有pay,十天五百元人民幣。我那時發現小劇場工作環境好差。我希望將來有個劇場農場,大家可以演戲、種菜,雖沒退休金但至少可以提供人吃飯。

米:這兩年從事劇場人力仲介,發現法律還是可以給與保障的力量。譬如去年,勞基法規定最低時薪95以上,我就可以據此向業主力爭。目前月最低工資15840(工讀),17280(正式)。

小琦:只有朋友從事劇場。其實撇除明星,整個娛樂業也缺乏勞健保、退休金,我現在兼電視和保險。我覺得劇場工作很親力親為,要特別提醒各位受傷的理賠保障。

coolmoon:我 的情形是以接案的方式工作,發現大家都沒有簽合約的習慣。如果我個人要求簽約,人家會認為我難搞,合作不成。不簽約,往往空口無憑,只能看對方人品。工作 保障建立在對人性微妙的揣測上。如果我自己寫契約,雇主反感;雇主寫契約,也僅站在雇主立場。所以如果有個中介機構訂定型化契約,而且大家養成簽約合作的 習慣,也是一種職業化的自覺。

薛:以現在的環境來看,即使成立工會,也勢必需要兼顧小劇場聯盟的業務,如果希望工會多具有主動性一點的話。若成立工會,勞健保與人力資源資料庫這兩項是最基本的,我們應以該一領域的人的最低需求為設定的基礎。

農:若說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可能根本不需要工會,成立一個聯盟才能夠把資源整合,是某些人對小劇場現階段的看法。但還有很多以大劇場CASE維生的CREW和設計是急需一個公會的,這些人可能不太會接觸到「每周」,但以「劇場人」的角度思維應該包含其中。

怕辣不會到此為止!
意猶未盡者請加入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tluck_party網上群組,或寫信給我們。

2 Comments
  1. 家德,

    謝謝你的回應,
    另外也有群劇場朋友組了一個FB社團_劇場人的聲音,
    你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上去搜尋,加入他們,
    常常有些實質的討論。

    編輯 / 薛西

    編輯_薛西

  2. 我還是個就讀表演藝術系所的大專生,這樣的討論真的著實的讓很多現行或是即將的劇場人引起共鳴。好希望好希望可以為我們所愛也所努力的台灣劇場環境做更多的心力~~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