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花蓮文創園區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部log

每個人來到花蓮文創園區,會有不同的感受。我沒有辦法體會到龍應台部長所體會的那些,只能就漫步其中的經驗,談一談個人的感受。

上週五一早,我獨自逛至花蓮文創園區。它的外觀,與五年前第一次造訪時的印象相去不遠;當時我為了參與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舉辦的社區劇場活動,特地從台北趕赴花蓮,活動的地點就在這裡。五年後,當我再度踏進此地,原先近門的排練場已改為餐廳,經過窗前我刻意放慢腳步,回想著一排排雅致的餐廳桌椅,就是當年學員們一起暖身、排戲、暢談社區願景的位置。
往園區內走去,發現餐廳不只一家,有第二家、第三家……尚不包括為了應付炎夏而推出的冰淇淋小攤。這時,內心揚起一股聲音:「園區內需要如此多販賣吃喝的餐廳嗎?」由文化部委外、民間公司經營的文創園區,經過這幾年他山之石的借鏡與自我的摸索,想必也試圖在文化產值與價值之間尋求平衡,而有了如今呈現於眼前的初步成果。餐飲、吃喝,或許是人潮與商機的市場硬道理,但對於身為美好花蓮的文創基地,它的願景和想像是什麼?至少就我而言,它應跳脫出文創商品集中化的大賣場思維。
信步逛了兩個展場,以「複合式賣場」來形容它們更為貼切。我看到了琳瑯滿目的文創商品,擺放在一個接一個廠商所承租的攤位上,由店員輕聲細語的(很慶幸是輕聲細語,不然更像大賣場了)介紹、推薦、販售。一個獨立的攝影展和無關乎展覽本身的其他小商品可以並存於同一空間;一面外牆簡述花蓮酒廠文化的地方推開門走進去,有一個攤位在販賣木工商品而另一處的主題則是「老夫子」(我沒看錯,就是伴隨我童年的老夫子漫畫及其衍生的各式商品)。我不禁思索,「多元文化」這個概念一旦落實於展場,難道只是應接不暇的跳tone嗎?不知為何,我聯想到FB的動態資訊串流,上一秒還在瀏覽最新的潮T型錄,下一秒就切入馬航空難的新聞了。我很難不感到「多元」,卻也很難不感到疲累。
一家攤位走出一位女店員,請客人試吃自家的蛋糕。我舉起牙籤嚐了一口,坐在店內的矮凳子上。蛋糕的滋味偏甜,並無特別之處。我不由得想,口感普通的蛋糕需不需要在文創園區的一隅販賣?就在進入園區的前一天下午,我在中正路的泥巴咖啡店內,點了一個雜糧貝果、一杯紅玉紅茶,坐在二樓的靠窗座椅,俯視街道上的人來人往。狹窄的樓梯間傳來老闆的呼喊:「點XXX的先生,餐點好囉!」於是,那位點XXX的先生,應了一聲,隨即下樓端他的餐點,再拾階而上,回到座位。莫名地,我產生了某種微弱但具體的「文創感」。
我想,這份感受來自於它有獨特的貝果,空間不大但妥善運用的店面,餐點自取的服務方式,簡而言之,它有自己的特色,是別家店所沒有的,或者說在我的生活經驗中是罕見的。它沒有特別標榜文創,卻接近於我對文創的某些想像。
相同的感受還包括當我去「時光二手書店」,挑選一本獨立出版的書,坐在店內的椅子上慢慢翻閱的時候;當我去「時光1939」,看著日式平房如何變身而成為餐飲及舊書隔間的時候;當我去「璞石」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看著服務生如何向不耐久候的顧客解釋「手工現作,所以比較慢」的時候;當我去「舊書舖子」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時候──店員告訴我搬來新址已有三年,因為舊址的租約到期了。當下我心想,老闆不因租約到期而想繼續將實體書店經營下去,光憑這點,書是非買不可的。
說這些或許是為了強調,文創園區以外的花蓮街道與巷弄,反而是我真正感受到文創的地方。我並沒有在文創園區內,特別感受到文創氣息。這並非謂文創園區是一無是處的。至少它有集中性、能見度高、面積大、辦起活動來眾所矚目,想不注意都難,因而能吸引人潮、帶動商機、促進觀光,讓文創成為官方及部分民間人士所認為的經濟活水。但,它是否會因為聚焦於產值,反而使文創的真精神(例如創作者的創意生成、產品/創作的過程與技術、欣賞者或消費者對於產品/創作本身的深刻認識與體驗、如何向生產源頭給予正面的回饋以刺激出更優秀的產品/創作……等等)在這座文化大賣場中被稀釋、被淡忘了?
這不是一道新課題,卻是持續被提出來討論的課題。培養一個文創園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期待它愈來愈好,為經濟效益計,更為文化的長遠發展計。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