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旅行》:人物的創造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Messenger’s Blog

2014年上半年,劇本《一個人的旅行》誕生,預定在201411/1411/16,在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演出三天四場。在此分享劇本的創作過程。這是第三篇:人物的創造


前一回談到劇本是如何「從無到有」的。當「塗鴉、筆記、草稿」的檔案內容愈來愈多,就會激發出更多的想法,這時難免會覺得「好亂、好零散」──不過沒關係,因為創作最大的難題從來不是想法太雜,而是沒有想法;沒有想法,才是寫劇本所面臨的真正危機。


自覺想法太雜的同時,會開始進行篩選。萬變不離其宗,這時,我會回到人物身上,想一想我的劇本有哪些人,每個人有怎樣的生活,也就是去著手最基本的功課:人物的創造。我曾說過,我不是天才型的寫作者,我會安分的把人物的一切寫在塗鴉、筆記、草稿」的檔案中,再按部就班地整理,直到我認為已形塑出人物的外在與內在。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例如,女主角喜歡吃烤布蕾,但過了兩天可能想法變了,改成「喜歡吃桂圓核桃蛋糕……總之,創造人物就是一條抉擇的道路,選擇為人物加些什麼、減些什麼,直到說服自己相信這是最好的選擇。


通常,我會為人物尋求衝突感(或許算是創作上的技巧吧):可能與他人發生衝突,或者,自己與自己衝突;有了衝突,人物才有戲。演員多半喜歡演主角或反派,前者不需要解釋,而後者無論戲分多寡,關鍵就在於有戲。如果演員接演了一個人物而這個人只是個旁觀者,看著別人攪在衝突裡而自己卻是遠離風暴又無所事事的,那麼這個人物沒戲唱,演起來也不大有勁了。(至於衝突要鬧得多大,就看劇作者的特質與風格,因人而異了。)


於是,當我構思一個單身的人物,除了往外,也會往內地去思考這個人如何看待單身,在想法上有沒有陷入天人交戰的時候,換言之,有沒有內在衝突。我的選擇當然,如前所述,有衝突無衝突有趣得多,費思量之處便在於是怎樣的內在衝突。這時,劇作者的個人經驗會被召喚出來(這也是劇作者難以迴避的事):「你同樣是單身,那你有怎樣的內在衝突?」是的,接下來就會進入「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了,只不過玩家全是自己,就此展開坦蕩蕩、赤裸裸的旅程吧。


不,玩家未必只是自己。因為,在遊戲的過程中,腦海會不時冒出其他的人──他可能是多年前的一位麻吉,和自己面對面坐在一家咖啡店裡聊天,忽然有感而發的說了一句,而正好回答了自己在思考的題目:「你有怎樣的內在衝突?」這時,遊戲的玩家就不只一人了,一段回憶可能會帶出另一段,而在另一段中,可能有另一位朋友現身,氣定神閒地說:「單身沒有內在衝突,我早就過了『會發生內在衝突』的年紀了。」


於是,玩家愈來愈多了。試著將他們的言行記錄下來之後,日積月累,就會發現劇中人物的輪廓愈來愈清晰,內在愈來愈飽滿,漸漸地有生命力了。沒錯,這位「有內在衝突的單身人物」,便是融合了這個人與那個人,再加上寫作者本身(他們可能沒有明確的先來後到),而成形了。


難怪有人開玩笑說:別和編劇交朋友!」你的編劇朋友很可能讓你在看戲的時候猛然驚覺:「咦,劇中人和我長得很像耶……啊!那人不就是我嗎?」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