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工作坊內地展演策略研究──以《暗戀桃花源》為例


(薛西編按:此文乃節錄全文之前言,經作者同意後刊載,欲讀全文,請見《文化研究月報》第八十八期,2008年1月25日。)

文:王威智(台大戲劇研究所碩士班)

現代戲劇對海峽兩岸而言是純粹的外來移植物,雙方皆於日本接觸到西方現代戲劇形式,再由商業劇團、知識分子等路徑分別傳入中國和台灣,時間在二十世紀初。1906年12月,上海留學生在日本東京組成「春柳社」,演出《茶花女》一幕,中國戲劇界視此事為現代戲劇的開端;在台灣,日人川上音二郎於1911年率團至臺北演出,1919年,台灣留學生在東京演出日人劇作《金色夜叉》,接著在1921年,上海「民興社」至台灣巡迴演出,現代戲劇開始在台灣生根。(註1)台灣現代戲劇發展至今尚不到百年,但其中已歷經數次風格上的變化,傳入初期的職業新劇、文化劇,台灣知識分子希望藉戲劇的教化功能來啓迪民心。二戰期間,日本在台施行皇民化運動,戲劇轉變為宣揚大日本精神的工具,同時台灣知識分子仍嘗試與之對抗,今年九月即將重新上演的《閹雞》即是一例,論者稱之為「台灣民族劇」。國民黨遷台時期,為了展現其反攻大陸的決心,遂有「反共抗俄劇」出現。80年代以降,台灣進入解嚴時期,以往飽受政府威權壓迫的創作者得以一吐怨氣,「小劇場運動」於此時發生。

台灣現代戲劇的轉變歷程固然不能被如此簡化,然而,從這段過程之中仍然可以看見戲劇的變化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關。戲劇是面指向社會的鏡子,社會的政治、文化等風氣若沒有直接影響戲劇的發展,亦間接地,透過置身其中的觀眾及其喜好引導著戲劇展演的走向。近幾年,台灣大小劇團紛紛出國演出,其中又以大陸為主要地區,跨國演出儼然成為銳不可當的驅勢。在全球化時代,劇團從事跨國演出大多從動機論,以大陸觀眾為數眾多由,視大陸為商機無限的市場;或是從結果而論,視之為「文化交流」,吸引劇團往海外發展的驅力與拉力鮮少被深入討論。更重要的是,劇場作為一種商品的流動,其背後的意涵未被仔細檢視,如大衛哈維(2003)所言:「這許多堪稱文化的現象,其作為商品的地位,應該如何與其特殊性質取得協調」(4)?本文意圖以表演工作坊赴大陸演出其經典劇目《暗戀桃花源》一例,從《暗戀桃花源》文本自身相關及演出報導、評論切入分析,研究表演工作坊與《暗戀桃花源》一劇如何嘗試塑造哈維提出的壟斷地租(monopoly rent)(註2)。

以表演工作坊及《暗戀桃花源》為主要探討對象乃是考慮到其商業演出方面的熱門程度有顯著代表性:2006年《暗戀桃花源》在大陸巡演十數個城市,門票銷售一空;2008年二月,上海更舉辦「表演工作坊戲劇季」,連續演出《相聲》、《暗戀桃花源》及2007年表演工作坊新作《如影隨行》。此處並不打算以商業尺度來評斷作品的成功與否,而是要勾勒商業活動裡使作品得以順利推廣的要素,嘗試思考在對岸是什麼樣的社會情境與文化脈絡促使台灣劇團的跨國展演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跨國展演又反映出怎樣的文化脈絡、怎樣的台灣面貌,使台灣戲劇被認可為別有於大陸作品,卻又和大陸保持著想像的連結,讓觀眾願意買票支持,使其在內地能闖出亮眼成績。

註:
1、中國、台灣現代戲劇傳入流變參見林鶴宜。《臺灣戲劇史》。
2、「壟斷地租乃源於社會行動者專斷地控制了某些或間接可交易的項目,歷經一段時間後,得以實現利益,增加所得」。哈維。〈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