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交換:台北藝穗節《只知道(__)的不能》

場次:2009‧9‧4‧2000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團體:沙拉肯跟劇團

文:薛西

我很慶幸做了提早一天回台北的決定,一天之內看了兩個不算完整卻都很有意思的演出,其中之一是莎拉肯跟劇團的《只知道(__)的不能》。

到現場遇見高俊耀,聽他一說才知道這作品的靈感來自於香港作家黃碧雲《七宗罪》,散場時求證於他,他說開始的獨白取自<懶惰>和<貪婪>,不過接下來,肢體便凌駕於語言,成為主要媒介了。

雖然《只知道(__)的不能》的敘事失焦、尚缺整理,可是演員展現的張力、開敞的瑣細,有如低限主義一般的流動,尤其到最後瞬間激烈、互相扯打,在葛瑞茲基(Henryk Górecki)<悲愁之歌(Symphony of Sorrowful Songs)>的音樂烘托之下,使我笑了出來,未中斷的;可那笑意卻是鋪陳最後我想掩面而哭的情緒。因為,那醜陋是如此的真實,我們只是選擇視而不見。

究竟該如何解讀《只知道(__)的不能》中的「(__)」?或許它是我們心中尚未被挖掘的部分、不想記起的部分。但是,如果能夠,它也會是我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而我們把什麼填入,不是為了分數,那就是為了更加認識自己,別無其他。

就像我們從演員身上看見的,是一種「信任的交換」;兩位演員,以及導演與演員的情感交換。演員彷彿在這九十分鐘裡完成了演出的同時,也通過了某種成長的儀式。

回想起來,莎拉肯跟劇團創團作《瑪菈碼德馬蹄條》於去年藝穗節時搬演,團員均從已解散的百樂門大戲班而來,百樂門的核心團員張吉米亦為《只知道(__)的不能》的導演,他和人在美國的另位百樂門核心團員陸慧綿則都待過臨界點劇象錄。若以臨界點為基點,去描繪一組自立門戶的樹狀圖,勢必大而緜密,以此追索出一組台灣小劇場的創作脈絡,定也是有趣有意之事。

One Commen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