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O熱血討論會─舞蹈空間舞團《粼光‧乍現》


BINDO熱血討論會
時間:2009.10.26 12:00
地點:北藝大舞蹈系203教室
參與者:北藝大舞蹈系助教與研究生
主要討論作品:舞蹈空間舞團《粼光‧乍現》
紀錄與文字:Ying2

第一次的輕鬆聊舞小聚會,熱鬧非凡。這週主題為舞蹈空間的《粼光.乍現》,討論就在大家的噴飯與掉菜中,熱烈的展開;途中更有攝影師與舞評大師刻意路過的加持,讓這場討論活絡許多(雖然大師拿了新貴派之後,烙下的評語是「ㄜˊ…好嚴肅~」)

別誤會…BINDO真的是一個很輕鬆又正派的氣質團體…

由於這次的討論作品剛好是Ying2的論文主題,所以就先暫時擔任此次的討論小編(實情是奉Jeff之命…也因如此,小編我在這場討論中竟成為了「東風」的發言人,在此謝謝大家的厚愛!),以後請大家踴躍舉手擔任書寫人員!以下是個人的彙整與小小感想

由身體為出發點似乎是《粼光.乍現》中兩位編舞家所刻意突顯的。島崎徹配合音樂而舞動,舞者們雙雙對對不疾不徐地接續出場,調性溫和的音樂緩和舞者們的呼吸,即便在一連串動作堆疊下,他們依舊平穩地仔細鋪張動作,緩慢的移動、擰轉、滑落,甚至是托舉舞伴;舞者們就這樣安靜地緩緩向前驅動著。

或許是寬廣音域所營造的氛圍,加上島崎徹通常只讓一對舞者在舞台上,在緩慢的動作下,讓我有種舞者們漫步於廣闊空間(太空)的想像;同時,舞者們頭上頂著角狀突起物,白色衣、褲上的銀色抓縐設計,他們又像是原生細胞,持續不停的動作像是細胞的演化,一個個新奇的造型不斷推陳出新,而我就這樣目不轉睛的跟隨舞者,心中卻也暗自推敲下一步伐,等到回神過來,竟已是落幕時分。以前觀賞演出總是期待著作品的高潮點,像是舞者情緒的爆發、身體精力的堆疊與釋放、神乎其技的超高技巧,或是音樂、舞台、燈光等特效的營造,但是島崎徹在《粼光》中不但沒有借用音樂或是燈光的特效,而是回歸到單純的身體表現上,以一種靜謐且細膩的動能,取代強勁力道的舞蹈方式。即使整個作品中,沒有快與慢的速度對比,也沒有強和弱的身體質地強調,這樣仿若一條軸線平穩前進的表現形式,卻不使我感到無趣,反倒在其中玩起了肢體組合遊戲。

不過,在討論中,這股平穩、安定的身體精力表現,卻也有人感覺舞者的身體似乎有點生疏,無法完全地將身體舒展;這樣的生疏,或許來自於舞者們對一種新舞蹈風格的適應程度,相較之下,舞者在《偶術重現》中的表現,似乎較熟練許多。

《偶術重現》同樣是關注在「身體」層面上,銘隆老師延伸「布袋戲」的操控手法,創造另一種「動」的方式。作品中所呈現的舞蹈身體,是這場討論會中的焦點。對於布袋戲研究甚深的Char表示,對他而言,舞者們的身體外在樣貌並非如真實的布袋戲偶,吸引他的反而是舞者們那股由身體深處、軀幹中心所驅使的動能。在此,Char更提出了布袋戲與西方操偶技術的不同;西方操偶以軸線拉扯人偶的四肢關節,布袋戲則是透過隱藏在布偶中的手掌而動作,也因此,舞者由身體中心出發而動作的方式,唯妙唯肖地詮釋出一種被操控的特殊動態。

與前三部「東風」作品相比較下,這次的作品,銘隆老師將以往的東方符號移除,佈景以簡約木製橫條點綴,服裝上也不見繽紛炫麗的色彩,而是統一色系與造型,更沒有拂塵、彩帶等道具運用;舞蹈身體上,似乎也將《再現東風》中的京劇元素加以簡化或是抹除,這次「東風」比起以往,抽象了許多。

七嘴八舌之中,討論主題由作品結構、舞蹈風格、主題呈現最後延伸到了艱深的舞蹈理論該如何應用,這樣極富意義且永無止盡的探索,似乎暗示著由這群舞蹈熱血青年所發起的討論會,勢必要長久的流傳下去….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