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辣論談十月號:台北議穗咖啡館(每週版)‧貳

場勘‧技術協調‧評論

吉米:藝穗咖啡館那次還有討論到技術協調的時間,通知得有點趕。

瞇:技術協調的時間好像是藝穗節也才跟店家敲好,就要馬上發佈,所以時間上是真的會有點緊。

吉米:那天還有談到網路評論的問題。這次評論能在網路上看到的只有于善祿的,變成大家都往那邊去看,決定要不要買票。其實評論不只有于善祿的,藝穗節也有其他的評審,但並沒有公佈在網路上;藝穗節把評論印出來,貼在南村落。

偷:他們沒有電子檔嗎?

吉米:其實是有電子檔的。但藝穗節希望讓想要看戲的觀眾,或想知道評論的創作者都聚集在南村落,有一個地方可以交流。可是,大家不太熟悉南村落那個地方;再來就是,大家過去主要重點是看評論,根本沒有想要坐下來聊,因為東西很貴。

圈圈:又不太好吃。雖然有給每個團招待券,但是一張券50元,我點一杯飲料給了券,還要再給100。大家都很窮啊……。

吉米:所以後來我們都站在那裡看評論,也沒點東西。大家都站在那邊看啊看……

JOE:你是說評論只能在那邊看喔,別的地方都沒有?

吉米、圈圈、瞇:沒有,沒有……

JOE:好奇怪喔,這樣好像在看榜單喔!

吉米:哈哈哈對對對。

吉米:這個我有問。藝穗節是說效法……我忘記是哪個藝穗節,演出當天結束,可能就會到哪個咖啡廳做評論。

瞇:如果是在很平價的咖啡館,或者一個大家沒事本來就會聚集的地方,而不是刻意去製造一個空間。

JOE:那他們為什麼要選南村落?

吉米:不知道耶,好像是跟南村落的老闆是韓良露有關係。

偷:我不懂為什麼只能在南村落看?

瞇:因為如果網路上就看得到,大家就不會去南村落了。

JOE:這樣是壟斷嗎?

吉米:這就是一種文化創意產業吧?你用一個文化的東西,去跟咖啡廳做結合嘛!這樣就有消費嘛!

JOE:剛剛吉米說,這好像是效法某個國外的藝穗節。它為什麼要學國外的藝穗節?他們沒有思考過台灣根本還沒有這樣的生態嗎?

吉米:我猜是因為沒有做過藝穗節的經驗,可能他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

JOE:喔……這樣至少他們可以說:我們是學XX藝穗節。

吉米:如果說是他們自己覺得台灣的藝穗節應該做怎樣,結果失敗了,大家罵,他們就沒有立場去反駁。

偷:去年的評審評論有公布嗎?

吉米:去年本來沒有公佈,今年才有。

圈圈:今年好像會希望評審看了之後可以寫一些東西,幫助團隊行銷。可是根本沒有效。

偷:如果我是評審,我第一天就去看,然後很努力的把意見生出來,結果這個團隊的戲已經演完了……

圈圈:而且觀眾也不知道要去南村落看評論。

偷:團隊可以拿到評審給的評論嗎?可以拿到團隊自己的部落格去放嗎?

吉米:不行。他就是希望團隊可以到南村落去看,比方說現在有兩三個團隊去看,然後大家就在那邊進行交流。

瞇:到師大夜市問路人,很多人不知道南村落在哪裡。你問他米倉在哪裡他可能還知道。

吉米:你問他鹹花生在哪裡他可能知道。應該是找一個大家都會去的點。我在想,這件事情究竟是由主辦單位決定在哪裡,還是應該由民眾自己慢慢形成,比方說某一家咖啡館的老闆,他可能蠻關注這個活動,他自己去跟主辦單位講。

瞇:如果藝穗節在當地已經成熟,變成一種熱潮,討論評論的風氣就會自然形成,就不用刻意去做。

吉米:現在比較多規則和方法,是被訂出來的,而不自己生出來的。

瞇:不過剛開始難免啦。

吉米:可是我覺得票價要在150元以上,感覺就比較無聊。像去年沒有規定票價,有些不用錢,還有1元競標之類的。

偷:今年有比較特別的演出嗎?像喜酒跟算命?

吉米:對呀我覺得去年比較有趣。

圈圈:我剛剛在想,為什麼他們不在原本就演出的場地放評論?像步調跟米倉。至少去看表演的觀眾會看到評論,可能就在那邊討論。藝穗節可以跟已經合作的咖啡館,可能每一區談幾個場地張貼評論。

品程:像我們是剛好在步調演,演完之後去南村落看評論還蠻方便的。可是對不是師大區演出的團體,還要特別跑到南村落,是很不方便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