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見聞

作者:謝鴻文
網站:兒童節的派對

2009年聖誕節前,我在香港感受了濃濃的聖誕氣氛,銅鑼灣時代廣場前正展出的幾米裝置藝術,更把這座城市妝點的很夢幻。

但我的興奮不是來自於此,而是參與了由香港演藝學院 (HKAPA) 及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TEFO)主辦的「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

此次從12月19至21日三天的會議以「博采精思,本土實踐」為主題,舉行地點是位於灣仔的香港演藝學院,2009年也是香港演藝學院成立25周年紀念,校方傾全力支持此會議,並將它當作校慶活動之ㄧ宣傳,此會議受重視可見一斑。

「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集中討論多元文化、華人社區與戲劇教育三者的關係,及戲劇教育在當中擔綱的角色及發展可能性。活動內容多元豐富,三天各有一場主題演講,分別是香港戲劇協會副會長麥秋、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系主任張秉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鄧樹榮共談〈香港戲劇教育與文化傳承〉,其中張秉權教授以遊戲觀點切入談戲劇,雖然已不是新觀點,但是他呼籲在課程設計、評核考慮之外,怎樣讓戲劇能夠葆有真正的遊戲本質?以及怎樣讓戲劇擁有遊戲的自由,讓師生都可以在其中「優游涵泳」?此話一出還是引起共鳴與思考,華文戲劇界的戲劇教育是不是太功利實用取向,以致忽略了在遊戲中學習這事。

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高級講師Madonna Stinson、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孫惠柱的〈新加坡與內地戲劇教育的發展狀況〉,來自澳洲的Madonna Stinson分享她2002年起在新加坡做戲劇教育的經驗,不管面對教師或學生,她的基本思考點皆是:

‧ What to teach?
‧How to teach?
‧When to teach?
‧What is the impact of teaching?

四個原則看似簡單沒啥大道理,卻攸關接下來的課程成敗。此外,Madonna Stinson還有憂心的是考試導向依然影響戲劇教育實施的成效。

孫惠柱教授則談到2008年起中國教育部宣布中小學音樂課程要增加唱京劇,因應此舉措哈爾濱工程技術大學出版社還出版了《京劇進課堂》一書當作教材。孫教授質疑的是,為何官方突然要孩子們學習起與普通學校絕緣了大半世紀的戲曲?在中國眾多地方戲曲中,又為何獨鍾京劇?而且教唱的16段京劇,還有部分的革命樣板戲?孫教授認為戲曲教育可教,但不應由唱入手,而應以形體入手,並以此延伸去批判中國中小學實施將近60年的廣播體操把孩子們的身體教成了「不中不西,不男不女」。對此他積極在上海推廣將武術、戲曲和舞蹈動作結合,重新編排成具有藝術價值與美感,讓男孩的身體有剛強之美,女孩的身體有陰柔之美。孫教授這場演講讓我獲益良多的是他最後提出的「戲劇精神是對話精神」,我覺得任何一種教育過程裡能否平等包容的對話,是一個文化大器與否的形塑關鍵。經濟起飛中的中國,要真正成讓世人尊重的泱泱大國,起碼再教育上要先擺脫一言堂的壓制。

第三場主題演講由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吳靜吉和香港近念二十面體藝術總監榮念曾談〈21世紀的創意教育〉,吳靜吉教授特別引述蘭陵劇坊的拓荒,以及紙風車文教基金會2006年起開始舉辦的「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說明創意文化若融入Csikszentmihalyi的創造力系統理論,使創造力發展系統中的三個元素:個人(individual)、知識領域(domain)、影響個人或領域相關的行業或學門(field)密切結合在一起,對創造力發展將有裨益。榮念曾先生從舞台應該是開放、進步的進步空間,擴展至教室、組織、文化環境,都應服膺於此,有這般自由才是創意孕育的溫床。

「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除了主題演講之外,還包括不同類型的工作坊、專題討論、匙孔演出、論文發表、文化展演及海報展覽等,讓來自不同華人社區的戲劇教育工作者進行經驗交流。我聽了一場專題討論是〈華人民眾戲劇/社群(區)劇場的特色〉,由澳門莫兆忠、新加坡郭慶亮和台灣賴淑雅主講,他們三人各自就當地民眾戲劇/社群(區)劇場都做了歷史發展的爬梳,並提出自己的操作經驗與方法,也許方法略異,但共同的精神師法頗大部分都指向了波瓦(Boal),從三人的結語不難看出端倪,莫兆忠說戲劇要介入社區,提高自我意識;郭慶亮說社區劇場是一種修煉,它對政治或社會某些議題有侵犯,但仍保有尊重;賴淑雅說社區劇場是在進行一種革命的預演。三人有志一同,連結論都像套好的。

此次會議把工作坊、匙孔演出、論文發表置於同一時段,分成數個場地同步進行,實在叫人很難做抉擇該去參與哪個活動;我觀察到此次會議與會者其實不如預期多,人數一分散,有些論文發表的場子甚至只有論文發表者,別無其他的聽眾,狀況有點尷尬,遂變成只有論文發表者之間的交流而已。又全部發表的42篇論文中,香港地區佔多數,但不知為何他們的論文三分之二以上未收錄在論文集裡,發表時他們也多用粵語,讓人有點像鴨子聽雷。台灣這次與會的論文發表者有台南大學幼教系李其昌教授〈政府網路資源之戲劇教育推廣實踐:以台灣合順國小為例〉、政治大學英文系司徒芝萍教授〈教育劇場在台灣初高中推廣之策略研究〉、黃美序教授〈教育劇場二三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許瑞芳老師〈如何運用教習劇場(T.I.E)說歷史—以《1895開城門》為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王婉容教授〈運用戲劇教學與歷史—以導覽互動式博物館劇場《草地郎入神仙府》的製作與演出探討為例〉,以及我的〈台灣小學戲劇教育現狀分析〉,不同於中國或香港許多是組隊參與,咱們台灣與會者多是單獨與會,為有許瑞芳和王婉容兩位老師因為她們的論文都是因為該系參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開城.入府.戲台灣」活動,把發展出來的劇場展演報告出來,從論文中不難看出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已發展出不同於台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台灣大學這些學校戲劇學系的創作方向與活力。

匙孔演出部分我欣賞了香港石篱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的教育劇場示範演出,《狼來了》採用角色扮演;《緹縈救父》使用集體替身,誰坐上了椅子就要成為該角色;《校園驗毒》則運用專家外衣模式,例如領帶象徵官員、拿書象徵校長(這個象徵還可以再更精確一點)、拿手提包象徵家長,演繹出校園的一場風波,我對演校長那個小男生的自然大方印象頗深刻。
明日教育機構戲劇教育學校網絡計畫的種籽高小的《話事劇場》,乃是創作性戲劇的一環,從人物表情定格玩起。

還有文化展演分別由四個香港社區劇場展現成果,我看了兩場,一是中英劇團和雋藝劇社的《我們是這樣長大的》,這齣戲以口述歷史形式,讓那些爺爺奶奶們說自身的生命故事,主題集中在童年的童玩,當我們看見台上的長者們穿越時光,玩起兒時童玩或遊戲的開心;瞬間又把箱子物件收起回返現實,時光流逝後的滄桑喟嘆,更易之間的情感流動引人動容鼻酸。

觀塘劇團的《我們明白了》描述幾個香港青少年對2008年5月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反思,幾個擔綱的年輕演員素質頗佳,值得一提的是這齣戲的歌曲製作頗專業,舞蹈編排也精采好看,還有燈光、影像設計根本已是專業劇團而不太像社區劇場。

按照主辦單位的期望,此次會議希望回應香港戲劇教育的迫切需求、回應學校教學的需求、回應語文教育的需求、回應社福服務的需求、回應專業發展的需求,三天的會議僅是一顆小石子激起漣漪,後續的發展不止香港,所有華人地區皆同有相似的期待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