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澳門城市藝穗】藝評人小聚

作者:蔡兩俊(赤店當代劇場創辦人
站台:Theatrex Asia

藝術文字工作通常被視為一個獨立的活動。一個文字工作者通常先將他/她的文字賦予 電腦屏幕上,在加以思考後,回應自己,再把文字重新輸入。這個重新思考,反覆書寫模式,反覆將文字輸入電腦的程序意味著反思是準備一份有效溝通文件的一大 重責。供公眾閱讀的藝術文字需要提供有關藝術創作的過程紀錄,一個瞭解藝術工作者意圖的美學,以及一個藝術作品在藝術工作者所處的社會裡之衝擊。藝術評論 李永財,在他撰寫的藝術文字5 Entries (1) 裡,他提及哲學家LudWig Wittgenstein 在賦予思想為大腦的一部分之質問(2)裡的兩個問題:“思考到底是在甚麼地方進行的?”;“思考到底是甚麼?”,主要關心之議題是我們如何“操控符號而賦 予意義”(李永財)李永財也認為,與其把思考置放在大腦裡,不如較為不被誤解地說,思考過程在紙和筆間進行。

如果思考和書寫過程是在我們腦子外進行的,哪為何藝術工作應當是一門在書房裡進行 的活動呢?文字的操控發生於題外,文字工作者又為何只和自己的電腦屏幕共處呢?李永財的文字意味著長期和自己電腦相處而變成機械人。我這個長期和電腦關係 密切的機械人,書寫變成了我的和其他文字工作者建立橋樑的溝通過程,也是和同仁們一起出產知識的共同平台。
這次,承蒙2010 年澳門藝穗節之邀請,我將赴澳門參與該節的活動,為《駐節藝評人》活動出力。我也將會體驗各地藝術文字“機械人”,從各個不同的地域視角,通過網路工具, 如Facebook, Twitter, Tumblr(s)等,聯繫彼此。藝術文字將像蔓草一樣,散佈於網絡空間,給傳統媒體以及正規網路媒體提供必要的挑戰。傳輸的潛力甚廣。對我而言,那就是 藝穗的力量節的力量,藝術可隨時隨地發生。

在延續2009年由澳門文化學會、國際劇場評論協會(香港分會)以及台灣《每週看戲俱樂部》聯合主辦的澳門藝穗節所積澱的功績為前提,各地藝評人將再次聚積2010年澳門藝穗節,為分享各地藝穗之狀況,進行交流。藝評人也將會參與演出,並給予建設性的評論。
這類型的活動在今年至少兩個區域藝穗節並不陌生:在9月的台北藝穗節當中,我也受 惠於台灣藝評人所賦予的評論。台灣的藝評人都非常積極地看戲,提供藝術工作者們富有建設性的評論。我所帶領的團體赤點當代劇場也沒被赦免。評論給我們團隊 不同的觀點,給我們在藝術創作中之縫隙填上的養分。其中一個藝術評論團體;我剛才提及的《每週看戲俱樂部》需要加以注意。它們所付出的對觀賞劇場的熱誠和 對藝術文字的堅持是值得讚美的,不管在與藝術工作者互相討論作品內容方面,抑或收集資料和研究藝術工作者與作品背景方面,或者與藝術家呈獻作品前後的對 談,都在在見證了台灣藝評人對藝術而評論之概念的注重與關懷。

這次,來自台北(台灣)的《每週看戲俱樂部》創辦人林乃文(凹凸之外)也將會在 2010澳門藝穗節展演一個演出,名為《小劇場說明會》。該劇評組織的創辦人林乃文將會帶領觀眾們一覽台灣小劇場的景觀。對我來說,這種演出就是評論最富 有人性的行為,觀眾和藝評者們都能對話,建立親密的劇場關係。這也是一種讓藝評人能排除內心的孤寂的一項活動,好是一個他/她對話的理由。

這有可能就是一個預防藝術文字工作者蛻變成一個電腦機械人的一個好方法。藝術文字 工作是一個富有流動性,涉及對談、書寫、回應,而釐清個人思想的活動,不外乎是一個能挑戰以及反省資深既定概念和設定框架的必要過程。所以,引用一個老掉 牙的概念:“人是需要群體”,藝術文字工作者們是需要結伴同行,少用手中電腦,也多出門和別人做朋友。

引用資料:
1. Lee, Weng Choy. “5 Entries.” Experimenta: Mesh 17, New Media Art in Australia and Asia. N.p., n.d. Web. 7 Nov 2010. .
2.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Blue and Brown Books: Preliminary Studies for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58, pp. 6-7.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