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瓦《油桐花開》

文字:夏至
地點:台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時間:99/11/27()19:30
演出:《油桐花開》,紅瓦民族舞蹈團
首次看紅瓦演出,因為友人的拍胸舖推薦,據以往欣賞民族舞蹈的經驗,心裡期待值卻不高。
《油桐花開》是屬於客家系列的舞作,在現今打開廣告或廣播等媒體,都可以被政府炒得震天價響的客家文化所洗腦時候,紅瓦究竟要呈現何等樣貌與內涵的客家文化?要如何以舞蹈讓觀眾同等進入作品裡的客家世界?而舞台上又要怎麼油桐花開?坦白說,演出前腦中充滿問號,且是一片空白的坐在座位上。
演出分為六段舞碼,第一段「花囤女」,穿著華麗精緻的舞者各手持團扇豋場,象徵有錢人家千金小姐的氣質與身段,太過安逸靜好的音樂和舞姿,讓觀者和舞者之間就像隔了一層幕,呈現一種互不甘擾的尷尬狀態。
幸好第二段熱鬧豋場的「學堂」一把掀開了那層隔幕,一群著花裙的舞者拿著書卷以客語朗誦詩句,舞蹈融合學堂上課的逗趣劇情帶有鮮明的歡樂氣氛,且挑選窗前明月光作為文本,均是頗感親切的設計。之後的天足、泰雅情韻和花布衣,添入原住民與客家油紙傘、花布紮染等元素,不僅沒有落入俗套的拼湊情節,反不時蹦出驚喜感,到第六段「油桐花開」,整齣表演都維持節奏輕快的步調,沒有壓力的進入導演所營造的氛圍中。
我很喜歡這齣作品的服裝設計,可以感受出每段舞碼的服裝均經過仔細的思考,不僅適合劇情且與舞者身型合身的剪裁,這也是許多民族舞蹈表演中常被忽略卻很重要的細節。劇中舞者服裝主要以衫褲為主,這也是台灣客家婦女的普遍穿著,包含初登場時棗紅的綢緞刺繡上衣搭配嫩綠大襠褲裝、學堂上以花布點綴的大襟藍杉和素雅花布裙、農耕鋤地時男子的黑色褲杉上選用紅色花布做局部裝飾,處處可見設計上琢磨的用心與巧思。
到最終舞者們登場時穿著純白紗質衣料的平肩上衣加上褲裝,選用飄逸且若隱若現的布料在舞臺上詮釋油桐花開的輕靈美景,其所呈現效果非常令人驚艷。最後一段舞碼中,原有的紗質服裝再巧妙加上同材質的白色水袖,在舞者提等靈巧多變的動作下,真彷彿有油桐花怒放的錯覺。
整齣作品內容是以客家童養媳從灑掃庭園、下田耕種、倒茶織布到最後終獲頭家娘認可的歷程,劉明仁嘗試用女性的角度探討客家婦女,是很迥異於傳統且細膩的切入視角,整部作品也宛如一段台灣早期農家生活的縮影。事後發現服裝設計也是由團長兼藝術總監的劉明仁一肩擔任,心裡除了佩服,我也深刻感受到多數表演團體長期面臨到一人兼多人用,校長兼撞鐘,人力與經費都捉襟見紂的現況。
《油桐花開》強調是傳統客家婦女的「四美」歷程,四美原是客家婦女長期傳承下來的庭訓,從「針頭線尾」、「灶頭鑊尾」、「田頭地尾」、「家頭教尾」的四尾諧音而流傳。作品中雖同樣強調四美,卻將傳統意涵嘗試做了現代版的詮釋,選擇客家花布、農耕、斗笠、油紙傘和客家詩詞為材料,透過舞蹈融合故事,另類表現傳統客家婦女刻苦耐勞又樂天好學精神及無窮無盡的生命力。演出那天是許多人都在家緊盯電視機的五都開票夜,事後證明,幸好我選擇走進劇場讓腦子和身體得以遠離喧嘩,可以看到一場輕鬆且有誠意的表演,頗令人享受。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