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劇場不是定目劇的合適場地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Blog

台北市政府想打造水源劇場成為全台首座定目劇場,要將花博「舞蝶館」中的表演節目搬進劇場內延續而形成「定目」,作為台北市的文化據點以帶動觀光與商機。水源劇場雖有了定位,但未來要如何營運,文化局還要集思廣益。當各界都在樂觀其成時,我不得不潑一桶冷水:水源劇場不是定目劇的合適場地。

花博的全票一張三百,三百元一票到底,進館看國內知名劇團的表演不必額外付費,遊客衝著這等便宜,「舞蝶館」的人氣於是水漲船高。在花博結束後,「舞蝶館」的表演節目計畫要搬進水源劇場,但三百元既能逛花園又能看表演的好康一旦不再,會為了看戲而付費進場的觀眾還剩下多少是個大問號。再者,表演團體如果失去了花博期間作為金援後盾的公部門,就要開始自己拼票房、訂票價,回歸市場機制。以水源劇場所在的公館一帶,觀眾能夠只花三百元就看到屏風表演班的「百合戀」、優人神鼓的「花蕊渡河」和明華園的「牡丹花神」嗎?如果不能夠,那觀眾花更多錢買票進場,誘因何在?是節目好看到非看不可嗎?說到這,就不得不指出,這些「花系列」的表演一旦定目,不見得能搬演不輟,原因不在於它們不好,而是因為台灣不能只靠「花系列」拼觀光,除非「花」在世人心目中是代表台灣精神的唯一象徵。我認為將來在台灣發展定目劇,最大的挑戰不在於將「劇」給「定」下來,而是究竟除了「花系列」以外要「定」出怎樣的「劇」,才能兼具台灣特色與觀光價值,就這點而言,我不認為國內表演團體(無論是何等類別與規模的團體)和政府(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都已做好了準備。

因此,將「花系列」作為定目劇「搬上」水源劇場,只是且戰且走的權宜之計而欠缺周延的規劃。請注意「搬上」二字,因為水源劇場位於十樓。請問,全世界哪一個定目劇表演場地位於十樓?十樓可以是很好的住宅或辦公樓層,但位於十樓的觀光性劇場空間,能具備多好的觀光條件,是很可疑的。你可以想像一下,觀光客湧入狹窄的一樓電梯,分批搭乘登上十樓,進入一個最多容納五百人的場地看表演,半小時後再分批搭電梯下樓。電梯的容量再大,也很難「團進團出」。如果觀光客的人數多到一定程度,那光是等電梯的時間,就可以吃好幾支「小李豬血糕」了。再者,萬一發生需要緊急疏散的情形,便更費心了;年輕人還好,老人家與行動不便者怎麼辦?好,就算上下樓和緊急疏散都不成問題,那交通呢?士林夜市有一個供遊覽車停放的停車場,那水源劇場附近的停車場在哪?不但沒有,而且水源劇場座落於汀州路與羅斯福路之間,前者狹窄而後者一到尖峰時間便人車鼎沸,你可以想像一下滿載國外觀光客的大型遊覽車卡在路中動彈不得以及必須在路旁停車才能便於客人上下車因而佔據原本車道的景象。水源劇場不能只有「水源」,更需要「腹地」;目前的水源劇場所擁有的「腹地」太小了,這種觀光條件不會帶來商機,只會惹來抱怨。

我的結論是,台灣要發展定目劇,對於製作節目的表演團體而言,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如果一開始就要走上十樓、走上水源,可能會走得非常辛苦。至少從目前看來,水源劇場不是定目劇的合適場地。

來源連結

One Comment
  1. 說得真好,政府單位和表演團體光是認知上就相差甚遠,但是我還是希望他能去做這件事,做了才會進步,至於能撐多久,就......。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