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成功的三要素

文字: 斯建華
網站: 斯建華的BLOG

成功的三要素
高中時的國文老師「老娘」(施寄青)曾說過:雖然影響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成功所必備的要素只有三個,成功的三要素就是實力、機會與活得夠久。實力是最重要的,沒有實力就算具備其他一切的因素都是假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實力是需要經歷、經驗與能力的累積而成,但是只有實力還不夠,就算有了實力也不代表一定能夠成功,自古多少英雄好漢懷才不遇,抑鬱而終,千里馬難找但伯樂更難尋,所以有了實力還要有機會才不會生不逢時,有志難伸,但是空有機會沒有實力也是枉然,當機會來臨時卻還沒準備好,然後一戰成名,只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但有了臭名需要多少的努力才能扭轉人們刻板的印象?有多少人在錯失了機會後苦苦等待,但機會卻從此一去不返?就算有了實力和機會,活的不夠久也只能成為英年早逝,令人懷念追憶的天妒英才,所以要活得夠久才有時間累積實力與等待機會,也才會有所謂的「成功」。
有些原本是帶頭者步入四樓的五年級生,不管是體力或家庭因素因故離開原本的職位,再加上近年來接連的大型活動演出,準備期間動輒數月綁住一堆人,或是有人轉換跑道轉做製作方向(製作是更耗時耗力的工作),開始在很多職位都發生青黃交接不上的現象,以我自己為例,往年一年平均要做15~25個案子的TD,現在開始轉型參與前期製作的過程,一年可能只能參與5個製作,所以無法像之前一樣照顧到原本的案子數目,也因此自然會釋出許多TD的案子,當原本一些舞監、TD與ME等職位的人經驗及技術成熟之後,開始轉向製作或是統籌的領域之後,自然就會有許多空缺出現,可是許多年輕朋友當機會來臨時,自己卻還沒累積足夠的實力,於是一陣混亂後不時發生許多不可思議光怪陸離的事情,感覺上是連那個職位該做啥事都還不清楚,卻已擁有不少該職位案子的資歷,甚至現在滿街都是不到30歲的舞監、TD與ME,卻連crew的工作經歷都還不很足夠,更別提什麼是演出;什麼是製作;什麼是「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當然在世代交替的浪潮下也有許多年輕的導演或設計開始展露光芒,而他們也比較喜歡給年輕人機會,因為年輕人配合度高,比較有時間,也不會囉嗦限制他們無邊無際的狂想,我不否定在工作中學習成長這句話,但是盲目摸索有時代價是很高的。
於是就在還不成熟的狀態下大家一起跌跌撞撞的成長,雖然沒有機會就比較少成長的空間,可是還在地上爬的孩子腿的力量都還不夠健壯時,太早勉強訓練他走路,結果可能造成O型腿的結果,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在錯誤的模式下打爛仗熟能生巧,練就一番走捷徑一知半解的好功夫,似懂非懂的災難頻傳,連解決災難的能力都沒有,更別提預見問題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品質製作出來的結果受害的僅僅只是觀眾嗎?拿令人遺憾的結果呈現在舞台上,將觀眾的期待耗費殆盡,觀眾沒信心後票房不好,只會讓製作條件愈來愈差,在成本與預算的考量之下只能朝著節流的方向努力,於是人愈找愈少愈找愈便宜,惡性循環的結果其實大家都受害,無人得利,而在根本還不能完全了解該職位該做的事的情況下,就以為眼見為憑,「我都是學某某某」,「某某某就是這樣做」,殊不知crew在劇場裡看到的僅是很小的一部分,crew看不到這些帶頭的腦中在想什麼,看不到他在家的準備工作,看不到前製開會,看不到舞監與TD、ME之間私下的對談,以管窺天卻以為那就是全部的世界,然後從年輕就在災難與意外中打拼,這樣積累下的經驗真的是好的嗎?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