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100歲生日的感覺嗎?(終)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部log

過去幾週的系列文章〈你有過100歲生日的感覺嗎?〉的主要論點歸納如下:

第一,「建國百年活動」沒有方向感。將慶祝活動的主軸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並不是在抓方向,而是在寫廢話。如果我是活動的規劃者,我會先抓出時空脈絡,以符合中華民國一百年的發展軌跡:民國38年以前的「大陸經驗」加上38年以後的「台灣經驗」,前者佔2/5而後者佔3/5。我會告訴活動的提案者與主辦單位,所有的活動皆依此方向來規劃與執行,比例過於偏重一端而失衡者,不予考慮。如此一來,所有的活動一定會在共同的歷史基礎上去呼應建國百年的慶祝主題,而非像現在這般充斥了一堆以「建國百年」為頭銜但其實是毫無歷史感也沒有未來感的濫竽充數。

第二,「建國百年活動」巧立名目。台北花博算不算建國百年活動?算。已經連續辦了七屆的漢字文化節算不算建國百年活動?算。只要誰敢停辦縣長就要被轟下台的宜蘭童玩節算不算建國百年活動?算。每年都在舉辦的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算不算建國百年活動?算。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網站」上,主題系列的活動很多,國際大型的活動很多,部會旗艦的活動很多,縣市慶祝的活動很多,包山包海,數目高達158個,如果再加上6個「暖身活動」與1個「建國一百年地標」,總數可達165個,而這165個活動之一,還有一項名為「2011揚昇LPGA台灣錦標賽」,主辦單位是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協會。如果說這些活動與「建國百年」的關連性很高,會教人起疑,因為不慶祝「建國百年」,這些活動依然存在。如果只是將大大小小的活動如海納百川給吞食下來,就不要怪別人看得眼花撩亂而認為是在巧立名目了。

第三,「建國百年活動」忽略革命建國。165個活動中,沒有一個以「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動態節目或者靜態研討會,而31個以「過去」為主軸的靜態活動中,聚焦於革命開國者極少。為什麼要將民國革命建國的詮釋權拱手讓給中國大陸?孫中山要的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什麼中華民國反而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樣擁護孫中山?尤其,當對岸一部接一部電視劇、電影拍出來,內銷之餘又行銷海外,文化力在政治力的推波助瀾下,影響遍及全世界的華人觀眾。以台灣目前的智識與眼界,我們可以詮釋出很精彩的建國觀點,可以很獨到地解讀第十一次革命成功之前的十次失敗,可以站在更自由的角度為那些革命先烈賦予更動人的定位,可以找出他們犧牲自我以求民主共和的現代意義。我們會知道,孫中山不是一個人的名字,孫中山是一群人所打拼出來的名號;因為有那樣一群身先士卒勇於犧牲的革命者,孫中山才會成為孫中山,於是,建國才會有元年,其後才會有百年。而一個不知道要將重心放在革命建國的「建國百年活動」,看不見對岸以鋪天蓋地的文化力來搶奪中華民國歷史解釋的主導權,在昧於現實又懶於面對現實的情況下,這些活動無論口口聲聲要如何繼往開來、邁向世界,都是騙人的。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