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寧與舞者《壞鞋子》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時間:2011年9月4日,週日14:30
地點:學校咖啡館演出:謝東寧與舞者《壞鞋子》


每當有人問事物的定義時,我都會認為解釋地再詳盡、再精準、再聰明,也沒有辦法完全解釋或完全包含。尤其像這個作品,刻意地安排導聆、表演、演後談三個階段做為演出的整體結構,讓創作者和觀眾在觀念可以有直接的對話,當人們在解釋或釐清舞蹈的定義時,既想涵括(所有可能是舞蹈的元素)又想排除(所有不是舞蹈的元素),殊不知語言是極具矯飾功能的,常常是距離真相最遙遠的人類溝通工具,關於此,我經常聯想到的是老子《道德經》所說:「言者不知。」


這是個關於「舞蹈是什麼」的觀念表演,藉由尋找Isadora Duncan的自由舞蹈精神,反思並批判當代台灣舞蹈創作與社會議題的疏離,態度既幽默但也時而義憤填膺,尤其對於消費主義與資本全球化大肆染指藝術創作的現象,提出舞蹈回歸還原身體的基本教義觀點,同時提升日常行為動作的舞蹈意涵,引歐美當代舞蹈作品為例(或為師),如Isadora Duncan、Jerome Bel、Maguy Marin等。表演在敘事性上,大致是塑造一個謝東寧與舞者林宜瑾排練《壞鞋子》的過程,每一個場段,以不同的形式呈現,片段的諷刺或提問,讓觀眾自行組裝對於現代舞(或對於舞蹈)的定義或重新定義,傳統概念中的舞蹈含量是比較低的。

不管它怎麼定義或歸類,它大致挑起了一些觀念的討論(不只是演後談,還包括謝東寧的臉書,不過我至今不玩臉書,所以無緣領略),在藝穗節的「地雷」(極差)與「大滿貫」(極好)之外,似乎提供了第三條路,只是這種有點「寓教於藝」的作品,表面上是希望打開藝術創作的可能性,但實際上卻更顯出創作者的堅持或偏執,我的意思是,舞蹈創作與社會議題之間的關係原本就千百萬種,不管是疏離或貼近,都只是創作者的意識選擇與創作策略,藝術圈應該是要並行不悖,有人身心靈禪修去了,有人拋頭顱灑熱血挑戰舞蹈的基本定義(這次的藝穗節有幾個戲劇節目也是如此),都要有,這才是一個生態的現象,至於生態裡有些什麼毛病,也絕非一個演出就能夠振衰起弊的。

倒是覺得表演區裡滿地揉縐的白紙,應該可以蔓延到觀眾席區,如果想要讓觀眾更能夠參與其中的話。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