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與人生(Part3)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Messenger’s Blog

問一個好問題,對寫劇本而言是很重要的。例如,《莎翁情史》的編劇在寫劇本前提出的是:為什麼莎士比亞會寫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本?由此聯想並獲得一個結論:莎士比亞當時一定正在談戀愛。莎士比亞正在追的女孩,和茱麗葉一樣,是貴族千金,生活在父權之下,家裡有一位照顧她的奶媽……。

光有愛情不夠,還要建立莎士比亞所置身的環境。例如,他為玫瑰劇院寫劇本以賺錢謀生,但因為沒有靈感,手頭很緊,向劇院老闆借錢,可惜劇院老闆也欠了一屁股債,還被債主給綁起來燒靴子,在《羅密歐與茱麗葉》寫出來之前,他們兩人都是窮光蛋。不僅如此,教會對劇院也不友善,神父站在街頭向社會大眾宣揚劇場如何敗壞風俗,還以玫瑰劇院為例,說了一句雙關語:「玫瑰再怎麼香,聞起來也是臭的!」莎士比亞經過神父面前,聽見這句話,後來便據以改寫,放進《羅密歐與茱麗葉》中,成為茱麗葉的經典獨白:「我們叫做玫瑰的,即使不叫玫瑰,聞起來不也一樣芬芳。」

因此,《莎翁情史》的編劇能將劇本寫得如此出色,關鍵在於他們鉅細靡遺地提出了《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相關問題。以上述為例,編劇的提問是:為什麼莎士比亞會寫出「我們叫做玫瑰的,即使不叫玫瑰,聞起來不也一樣芬芳。」透過想像力與反覆推敲,編劇決定,這話出自於一名討厭劇場的神父,只是莎士比亞路過聽見,最後改寫了它。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寫出莎士比亞亟需創作靈感的個人狀態,也可以道盡劇院在當時受到教會人士歧視的社會環境。

這場莎士比亞路過神父的戲,大約只有十秒;莎士比亞路過、聽見,對這句話做了一番琢磨,用手在空中筆劃一下,然後走過、離開。短短十秒,卻將莎士比亞個人的創作困境與社會環境的不利,充分表現出來,可謂言簡意賅,深具巧思。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