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澳門藝穗節:在「詩的外面」表演詩《無實物練習》

文字: 薛西
網站: 我們

《無實物練習》來自馬來西亞的詩人陳頭頭、音樂組合加卡地圖及影像工作者區琇貽合作完成的一項多媒體劇場演出,雖名之「劇場」,但毋寧較偏近於一場稍具跨界實驗企圖的詩歌音樂會,唯一與劇場有關的僅在於表演空間是一個劇場。

回顧自己印象所及的幾個以現代詩為基礎出發的演出,我確信詩真的是一個極難被劇場演繹的文學類型,高濃度的詩如何通過劇場被稀釋為合適的表演文本,坦白說,我還沒有看過令人印象深刻的,這一部也是一樣。

其實,進場入座以後,乾冰機製造的迷霧,迴旋如深海的聲音,燈塔般的循環探照光束,海底生物的擬態影像,在在使《無實物練習》營造出一股詭秘,深遂而令人投入的空間氛圍,十分呼應今晚第一首詩<光亮的獸>的第一句:「(一起降落深淵的深淵)」,但當第二首、第三首詩……陸續被演唱、被朗讀以後,驚喜也逐漸消失。

譬如閱讀場刊,發現這次選取的陳頭頭的詩作,充滿「無可逆轉的時間腐朽」抑或「疲憊哀傷的敏感」的意象或心境,像是<不見>:「終究是淨啞的灰藍天色/終究是一般的午後/終究讓時間/節節敗退」,或者<桃樂絲想>:「稻草人說。好吧就任由/空腹感取代/憂傷/有些快樂沒有辦法有些憂傷/也沒有辦法」。但在這個作品,只是讓每一首詩用唸誦或演唱,用微調的影像與音樂內容賦予同中求異的演繹,詩的內涵與主題卻不明顯,於是我們聽見詩句,卻沒有聽見詩。因此,主要的落差不僅來自「詩如何被表演」這回事,還包括創作者如何閱讀詩、理解詩;此作的結果就是,只是在「詩的外面」表演詩,而沒有讓自己的閱讀與理解進入「詩的裡面」,然後用更具勇氣和主動的態度,與詩對話。

不過,就我這樣一位喜愛文學的讀者,仍然很高興看到台灣以外的詩表演,也讓我因而想起台北國際詩歌節、風球詩社、角立出版社等活動或團體長期戮力尋找不同呈現詩的可能的努力。另外,倘若拆解各個元素,此作的影像與音樂猶有可觀之處,只不過既是一個劇場文本,便不可能分開考慮單一元素。

至於詩究竟能夠如何在劇場裡被詮釋?我想起以前在一場講座聽見作家吳明益表達「詩是一種品質(而非文類)」的觀點,當時震動了我對詩的粗淺認知,現在想來,或許從這樣的觀點往下構想,可以找到新的可能。

場次:2011‧11‧30‧2000
團體:加卡地圖JacAl Map(馬來西亞)
地點:騰得會多個劇場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