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製作3

文字: 斯建華
網站: 斯建華的BLOG

410.製作3
       有時候藝術家拿不定主意不給答案的個性,拖到最後的結果其實傷害他們作品的人正是他們自己,對行政及技術而言,schedule最早出現的2個日期就是首演日及進劇場日,一但進了劇場,就意味著是極度壓縮的時間,計畫好必須要按部就班解決的事情,否則花錢call來的crew在旁邊看笑話等答案嗎?不是完全沒有調整的空間,只是不多,因為會分身乏術,會變成是選擇題,在有限的時間裡要做這個還是那個,愈多的調整與改變勢必引發連鎖反應,就需要愈多的時間去解決,也就排擠壓縮到其他原本預定的事情的時間,所以當導演或設計在製作期該完成的事不面對不解決,通常舞監或執行製作就要提醒藝術家,進劇場後可能就沒人有空來幫忙解決,可能要靠不用裝台的導助或設計助理自行解決,所以對藝術家來說進劇場後還有幾天時間可以努力,可是對我來說可能已經是沒時間了,以前雲門新製作都會安排進劇場前一周做tryout,所以對我習慣來說進劇場前一周就已經是要完成製作,然後tryout時調整修改。

         當然不是每個團都能像雲門一樣有tryout,可以在進劇場前解決8、90%的問題,可是問題是愈早解決演出品質愈好,也能讓表演者多一點適應的時間,所以在制定schedule時就應先跟藝術家溝通,讓他們知道等他們給答案後行政及技術是需要時間去解決一堆事情,而每一個該有答案的檢查點過了的時候,舞監或是執行製作就該去追進度要答案,把問題留到進劇場後再解決通常結果都不太好,這時候如何能順著焦躁藝術家的毛摸,既不激怒他們又能得到答案掌控進度,這是一門學問,也是考驗舞監或執行製作功力的一大課題,掌握製作進度毫無疑問是舞監及執行製作責無旁貸的責任,沒有人要來提醒及約制藝術家,就注定了日後要用倍數的金錢及人力來彌補失去的時間,我們都希望能給藝術家最大的空間,但並不是沒限制的預算及時間,從台前幕後來分,所有幕後(不上台)的人都是為了成就台前的表演者,從藝術、行政及技術來分,行政及技術都是為藝術服務,是協助藝術家圓夢,所以要本於職責及專業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藝術家不是萬能,是需要有人協助及專業的諫言才能下正確的決定。

         多年前我曾做過一個案子,當裝台收工回到家看新聞時,看到稍早設計在記者會受訪的內容不由得怒火中燒,這個得過獎的大設計得意的說他為了堅持品質,連道具都是用黃梨木做成保用30年不壞,我心裡想這是賣傢俱廣告嗎?怎麼會把自己不懂劇場的弱點拿出來宣傳呢,舉例來說一個比燒紙錢的金桶稍小的木酒桶造型的凳子,卻是一捲舞蹈地板3、40公斤的重量,我本安排一個crew換景時一手夾一個或是疊在一起(圓弧造型無法抓),一個人可帶2個上場,結果是一人一個都無法快速安全的在黑暗中換景,我也看過有導演在訪談中強調,他基於藝術家的求好與堅持不妥協,常常到了開演前的最後一刻還在修改,希望帶給觀眾最好的內容,我心裡想這種不專業該藏拙的怎麼反而拿出來說嘴?我遇過許多彩排後更改的慘痛案例,在建議勸阻無效後硬上的結果,新增加的道具造成不知情的演員在台上受了干擾分神而忘詞,或是走位動線受到阻擋,下了台跟我抱怨說我們上錯道具,我說那是導演堅持新加的我勸阻無效,他說他會告訴演員……,演員聽了氣的翻白眼給我看,雖然案子是導演或是設計的作品,但上台的不是你,面對觀眾的也不是你,我們應該是幫助表演者能專心演出,而不是給他們許多驚奇。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