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劇場管理

文字: 斯建華
網站: 斯建華的BLOG

413.劇場管理
       法國音樂劇小王子的導演曾說過,劇場最重要的兩件事1是設備(硬體)2是人(軟體)。有好的設備沒有好的人也是枉然,就像早些年大陸現代西方劇場如雨後春筍般落成,可是走個fly 卻只能往下一直走而不能回頭,演出時當然fly cue是一個一個往下走而不會回頭,可是在彩排(合成)時導演往往需要這段再重新走一次,所以所有的cue必須回到上一個,當大陸館方說fly不能回頭時所有人都傻眼,哪有這種控台設計,其實說穿了只是操控人員不會而已,現在看起來會覺得好笑而不可思議,可是真的有這一段為期不短的時光而且距今還不到十年前,所以光有先進的硬體而使用硬體的人不對時,再好的設備也沒用,相對的設備(硬體)是死的而人(軟體)是活的,可以用軟體來克服硬體的不足,因為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只要管理者與使用著都有著讓演出呈現最好的效果的相同認知,那就能做克服硬體的限制出最好的結果。

         就像我心目中台灣劇場最優秀的管理者的新舞台,在TATT去年辦的劇場人才培訓班中,授課講師新舞台的舞監魏鎧所說,當管理者只告訴使用者不行時,你只否定他的做法,可是他卻無法達到他的目的,那使用者就被迫用更危險的方式而且不讓你知道的情況下去達到他的目的,那反而會造成演出效果不良及設備受損的雙輸結果,所以使用者需求能否被照顧到是管理者必須要放在心中的課題,也為了達到顧及最好的演出效果及人員設備安全的雙贏結局,新舞台常常會異地而處站在使用者的立場來考量,甚至主動提出建議及資源來幫助使用者。因為沒有好的節目效果慢慢的觀眾就不進劇場看演出,那劇場就不會有使用者也就不需要管理者,那劇場就成了空房子,所以這也是為何到新舞台演出的團體普遍認為到新舞台是受到專業友善的對待。

         去了三十幾個國家做演出,現在我留下印象的老實說都是對人而非設備,設備其實大同小異印象不深,但是館方及local crew的專業與否就差別很大,這些年密集的到大陸演出,發現大陸劇場的管理方式進步神速,甚至保利院線的管理模式已超越台灣大多數的劇場,以前有些覺得不可思議的規定現在也都有彈性做法,例如在保利除了演出時觀眾席的椅子是不能坐的,現在雖然還是如此但知道我們裝台時會有此需求。所以在觀眾席走道上外加桌子椅子給技術人員使用已成常態,對演出團體而言其實不怕管理者規矩多,怕的是說不出道理的規矩一大堆,或是改來改去令人無所適從。

一個劇場管理的專業形象建立時是一點一滴,破壞卻是在瞬間的事,例如有次到杭州大劇院演出,我們要求大劇院找12個民工卸車,等到卸車時卻只有7個民工,我問了大陸演出商他們也不知為何改變,找了館方的承辦人來問,他竟然對我說他們覺得只要7個就夠了,我說什麼叫做「你們覺得」,technical rider寫得清清楚楚要12個人,開會時還提了這12個搬運工,你們無視合約,開會也沒提,然後完全沒告知商量自己下決定,你沒有cargo packing list你根本不知道車裡有什麼內容,你沒有我裝台的schedule根本不知我裝台的時間分配,你憑什麼替我決定要多少人,連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都不懂還敢義正辭嚴,「本立而道生」,你連根本都不知道哪會有道理還強詞奪理,如此不靠譜傷害互信基礎,你們的專業可見一般,所以就算杭州大劇院其他人多用心展現專業,但都被這樣離譜的事一筆抹煞,而留給別人的印象也僅止於此。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